細數蘇杯22年關鍵詞:A到Z洗凈鉛華 追憶羽球之父
A —Asia 亞洲
自1989年蘇迪曼杯賽第一次舉辦至今,全部冠軍均被亞洲球隊獲得。其中,中國隊以7次奪冠的傲然成績擁有著難以撼動的統治地位,韓國隊在1991年、1993年以及2003年獲得3次冠軍,而第一屆冠軍則歸屬于東道主印尼隊。
B —Break 打破
英格蘭隊在蘇迪曼杯賽中的成績同其他羽球強國相比或許不值一提,但2007年在格拉斯哥,英國人開創了歷史。英格蘭隊以4比1戰勝小組最后一個對手泰國隊后,最終名列小組第二,第一次闖進半決賽,就此打破了中國、印尼、丹麥、韓國在前9屆蘇杯賽上對四強的長年壟斷。這是21分制施行后的首屆蘇杯比賽,中國隊總教練李永波分析說:“它讓強弱之間的差距沒有過去那么大了。”
C —Coach 教練
蘇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練非中國隊總教頭李永波莫屬。他率隊參賽第一年就破天荒地捧杯而歸,然后創造了四連冠的光榮史。2003年后,中國隊又在他的率領下連續奪得3屆冠軍,展現出恐怖的統治力。
D —Dick Sudirman 迪克·蘇迪曼
談起蘇杯的歷史,就一定要提及這位“印尼羽毛球之父”。1951年,在他的積極倡導下,印尼成立了羽毛球協會。迪克·蘇迪曼當選首任主席,在此后的22年中連選連任。為了結束世界羽壇兩大組織的分裂格局,他積極奔走呼吁,穿線搭橋,1981年終于促成了國際羽聯和世界羽聯的合并。為了紀念蘇迪曼為羽毛球運動做出的貢獻,印尼羽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混合團體賽的冠軍獎杯,并將其捐贈給國際羽聯。
E —Enemy 敵人
比賽中不乏宿敵,三個獲得過冠軍的國家就在羽毛球賽場詮釋了一場蘇杯恩仇錄。1989年首屆蘇杯賽,印尼人在老家狠狠掐滅了韓國人奪冠的夢想,可2年后勝利的天平卻傾向了韓國人。而后,意在復仇的印尼隊卷土重來,卻再次在決賽中倒在韓國隊面前。1995年,養精蓄銳的印尼人在半決賽中大勝宿敵韓國隊,卻沒料到在決賽中被中國人撞了滿頭包。2003年,欲奪5連冠的中國人也被韓國隊絆了跟頭。時至今日,老冤家間的那點故事依然是羽球人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F —Funny 有趣的
1997年前,蘇迪曼杯的冠軍歸屬一直有個微妙的巧合,有人將其總結為“最強不勝定律”。不論1989年和1991年的中國隊,還是1993年和1995年的印尼隊,這兩支當年當之無愧的最強隊,卻一直與蘇杯無緣。直到1997年中國隊在半決賽中驚險戰勝印尼人,并隨即橫掃韓國衛冕,才最終打破這個為球迷平添了幾多趣味的怪圈。
G —Grade 分級
與湯姆斯杯和尤伯杯相比,蘇迪曼杯的分級制度令人眼前一亮。每屆蘇杯比賽,組委會都在上屆比賽最終名次的基礎上,綜合運動員最新世界排名,排出各支隊伍整體實力的名次,并按此分出級別。只有最高等級的頂級組球隊才有機會爭冠。2005年后,頂級組球隊名額由6支增為8支,而從本屆蘇杯開始,頂級組將有12支球隊。
H —Hurt 傷病
有時傷病會完全扭轉場上局面。1993年蘇迪曼杯半決賽中,在中國與印尼的女雙比賽激戰正酣的關鍵時刻,中國選手林燕芬的右腿突然抽筋,導致本占優勢的局面完全倒向印尼人,這1分的丟失直接葬送了中國隊的捧杯夢想。2005年,拉斯姆森因傷退賽也直接導致丹麥隊失去了奪冠競爭力。
I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
自蘇杯賽舉辦以來,印尼就是冠軍獎杯的有力爭奪者。然而,除了在雅加達捧得首屆蘇迪曼杯,印尼隊此后拿了6次亞軍,卻再也未能將獎杯帶回故鄉,堪稱蘇杯歷史上最悲情的球隊。2005年,狀態如日中天的陶菲克2局負于林丹后坐在場邊流淚的場景,更為印尼人增添了宿命論的色彩。
J —Juan Antonio Samaranch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是把羽毛球列入奧運會的關鍵人物。對羽毛球情有獨鐘的他曾在1993年和1995年兩次前往蘇杯賽地,意為冠軍頒獎,結果都因為決賽時間過長而遺憾錯過。臨走之前,他給國際羽聯的官員們留下一句話:“羽毛球不改是不行的。”而后在1999年的比賽中,國際羽聯取消了決賽打滿5場的規定,改為分出勝負即可結束比賽。后來,羽毛球比賽又改為每球得分、21分制,使比賽時間進一步縮短,順應了利用電視轉播推廣這項運動的大勢。這與薩馬蘭奇致力于推廣奧林匹克運動時的很多獨創性、務實性思想更加合拍。
K —Korea 韓國
韓國隊是中國隊的老對手,也是除中國人以外在蘇杯比賽中成績最好的隊伍。整體實力均衡的韓國隊曾在2003年出乎意料地粉碎了中國隊五連冠的宏圖大業,他們也以4次擊敗中國隊的戰績,成為中國隊在蘇杯賽上最不可小視的對手。
L —Lovers 情侶
由于混合團體賽的特性,蘇杯場外球員的花邊也一直是球迷茶余飯后的談資。從丹麥金童玉女蓋德與馬汀的往事,到林丹和謝杏芳的甜蜜趣聞,還有李宗偉同黃妙珠間的感情糾葛,八卦媒體從來不乏發現羽壇情侶的慧眼。據不完全統計,22年的歷史中已有9對情侶曾共戰蘇杯,其中5對早已成家立業隱退江湖。
M—Mascot 吉祥物
作為賽事的形象代表,吉祥物在很多大型國際比賽中都有,但在世界羽聯的賽事中卻很罕見。羽球之城廣州首先將吉祥物引入羽毛球比賽,2009年,名為“洋洋”、“誠誠”的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成為蘇杯歷史上“誕生”最早的卡通形象,為該屆蘇杯賽增添了親切、可愛的一分子。
N —Nation 國家
羽毛球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后,世界各國都對這項運動提起了更大興趣。首屆蘇杯賽的參與國家最少,只有28支代表隊。隨后參與度逐年遞增,1995年共有59支國家和地區代表隊報名參賽,為歷史最高。
O —Opportunistic 投機取巧
在先小組循環再交叉淘汰的比賽機制下,有的球隊在小組賽迎戰實力強于自己的對手時,會為保留實力而有目的地放水,韓國人顯然深諳此道。2001年,志在奪冠的韓國隊在與中國隊的小組賽中竟然雪藏全部主力,以0比5大比分告負后卻放言稱,決賽中一定能以主力陣容戰勝中國,絲毫沒將半決賽對手印尼隊放在眼里。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半決賽中,主力狀態未被完全調動起來的韓國隊以1比4告負,無緣決賽,只得打道回府。
P —Prize 獎金
自1989年創辦以來,蘇迪曼杯賽一直秉承著“只要榮譽不要獎金”的原則。由于不設任何獎金,優勝隊只獲得世界冠軍稱號,使得一些國家的知名球員在比賽中出工不出力,影響了比賽的觀賞性。
Q —Quit 退出
2003年第8屆蘇迪曼杯賽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行,可比賽還沒開始就傳出泰國隊退賽的消息。原來,泰國隊抽簽后因與中國、韓國兩支強隊分在一組而感到不滿,他們提出,自己球員的世界排名高于英格蘭,理應與英格蘭隊的分組位置對換。這個提議遭到國際羽聯的反對,泰國人因此退出了該屆賽事。
R —Reversal 逆轉
在22年的歷史中,“逆轉獲勝”的經典場景層出不窮,最值得記憶的莫過于1989年的蘇杯決賽。韓國人取得大比分2比0領先后,第三場的女單比賽開始了。李英淑對陣印尼隊王蓮香拿下了首局,并在第二局中以10比7得到賽點。可頑強的王蓮香在主場球迷的助威聲中卻接連得分,反以12比10將局分追平。賽間休息時,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韓國隊教練不假思索地扇了李英淑一記耳光!之后情緒失控的李英淑在決勝局中吃到一個鴨蛋,韓國隊也被印尼隊連扳三場而無緣首屆冠軍。
S —Surprising 意料之外
1995年,中國隊以新人組成隊伍低調出征。在比賽中,這支年輕的隊伍散發出澎湃激情,連克實力強大的韓國隊、丹麥隊后,第一次殺入蘇杯決賽。最后迎戰最強大的對手印尼隊時,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將們艱難挑落對手,為中國隊第一次捧得蘇杯。從此,中國隊走出了低谷。
T —Tactic 策略
蘇杯比賽中,遇到隊員兼項的情況時,裁判長有權調整幾個單項的比賽順序,于是規則的這點可利用之處便讓各支參賽隊的教練員絞盡了腦汁。2009年蘇迪曼杯決賽中,中國隊教練組合理利用規則,將從未配對過的于洋/鄭波組成搭檔,不僅一舉拿下了韓國人勢在必得的混雙第一分,還巧妙地將男雙比賽從第一場調整到第三場,抑制了韓國人強項的發揮,為三連冠的順利實現打下了基礎。
U —Umpire 主裁判
裁判的判罰尺度以及誤判在每屆比賽中都會引起關注,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場風波發生在2005年。5月11日,泰國隊對主裁判未能及時在賽前通知他們的對手丹麥隊臨時更換女雙球員提出抗議,進而拒絕在1比4告負的成績單上簽字,國際羽聯不得不宣布這場比賽的總比分為非正式比分。第二天,當值主裁霍索恩正式道歉,泰國隊才在成績單上簽字。
V —Volunteer 志愿者
作為國際大型賽事,蘇迪曼杯賽需要高素質的志愿者隊伍。志愿者組織最得力的一屆是2009年的廣州,作為2010年亞運會的重要練兵,蘇杯志愿服務工作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支持,812個志愿崗位有上萬人積極報名,這份熱情也使得第11屆蘇迪曼杯獲得圓滿成功。
W—Weather 天氣
比賽除了比實力,場外的天氣等客觀因素也往往能影響運動員臨場發揮,進而影響成績。首屆蘇杯賽,歐洲球隊因不適應印尼濕熱的氣候而紛紛表示不滿。而2001年在西班牙塞維利亞,更是創造了在38攝氏度氣溫中開球的紀錄,各支隊伍被迫以吃冰塊的方式解暑,這也成為歷史上“最熱”的一屆蘇迪曼杯。
X —“X” 懸念
缺乏懸念一直是蘇迪曼杯賽難以回避的問題。22年來,在過去的11屆賽事中,9屆比賽的四強歸屬于中國、韓國、印尼、丹麥。而冠軍的歸屬也越來越難以令分析人士產生興趣,中國隊強大的整體實力已形成獨霸局面,其余球隊想染指冠軍只能寄望于中國人不慎陰溝翻船。
Y —Yummy 令人喜愛的
令參賽各隊最魂牽夢繞的莫過于那金光閃閃的蘇迪曼杯。獎杯是一個鍍金銀杯,由印尼萬隆工學院學生魯斯南迪雕刻。這座羽毛球造型的獎杯高80厘米,基座上雕刻了舉世聞名的古跡婆羅浮屠佛塔的造型。1986年蘇迪曼杯被捐贈給國際羽聯時,造價僅約合1500美元,時隔22年,它卻已成為價值連城的“文物”。
Z —Zero 零
一場未失,是中國隊在2005年和2009年的蘇迪曼杯賽中所完成的壯舉。蘇杯賽中,唯有中國隊有如此強大的綜合能力,其他國家都沒能創造這一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