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仙虎:創造羽壇兩奇跡 高齡帶病奮戰教練一線
印尼是世界羽毛球運動高水平的國家之一。20世紀50至60年代,王文教、陳福壽、湯仙虎、侯加昌等印尼華僑的歸來,使中國的羽毛球水平脫穎而出,一躍成為世界強隊。在這些歸國華僑中,湯仙虎就是一位獻身中國羽壇的傳奇人物。
湯仙虎祖籍廣東,1942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亞,自小酷愛羽毛球。1961年,中國誠招華僑子女回國建設國家。18歲的湯仙虎,雖然不會講中文,但他深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回到中國打球,感到十分榮幸。出生在印尼的湯仙虎,繼承了印尼羽毛球細膩、靈活的風格,擁有很高的競賽水平,自然就成為中國羽毛球隊的擔綱大梁之一。湯仙虎把印尼的羽毛球技術帶回中國,并創造性地發展了快速下壓并上網控制網前、頭頂扣殺以及快速靈活的步法等。這些出色的技術使他很快成為中國羽毛球隊中一位叱咤風云的人物。1963年至1965年間,中國隊曾四度擊敗印尼隊。1965年冬,中國羽毛球隊在訪問北歐諸國的比賽中凱歌高奏,連續擊敗羽毛球強隊,步入世界先進行列。正是這次訪問北歐的行程,使湯仙虎大放異彩,所向披靡。60、70年代,他擊敗過當時所有的男單世界冠軍,也是從那時起,歐洲人稱霸世界羽壇的格局才被徹底打破。湯仙虎本人1963年至1975年的十多年間在眾多國際比賽中創先了連續不敗的驕人戰績,為祖國贏得了巨大榮譽。
湯仙虎代表中國先后征戰近20年,其戰績是顯赫的。1963年,他獲得新興力量運動會羽毛球男單冠軍;1966年獲得亞新會團體、男雙和男單冠軍;1978年獲得第八屆亞運會混雙冠軍。直到37歲,他才結束自己的運動員生涯。1985年,湯仙虎重返印尼,奉養年事已高的父母。1996年湯仙虎的父親逝世,在辦理完父親喪事之后,他說服母親一同回到福州。1998年,他出任中國男單教練,培養了悉尼奧運會冠軍吉新鵬。2002年,62歲的湯仙虎又出任中國羽毛球男雙的教練。在羽毛球歷史上,湯仙虎創造了兩個奇跡:一是他在37歲才退役,是年齡最大的羽球選手;另一個就是他在62歲高齡接掌中國男雙帥印,成為年齡最大的羽毛球教練。
2002年,湯仙虎回到國家羽毛球隊指導男子雙打。首先,他把重點放在打造年輕組合上,不拘一格選人才。其次,在訓練方法上,他把樹立明確的戰術意識擺在首位,訓練和比賽中不斷要求隊員“要有意識地出球”,他還把戰術觀點寫成文字,貼在訓練館的墻上,時刻提醒隊員。在深入研究國外男雙技術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湯仙虎根據隊員的自身特點確立中國運動員的技術風格,強化特長訓練。2003年伯明翰世錦賽,中國隊兩個男雙躋身前四強;2004年的印尼公開賽,鄭波/桑洋一舉奪得男雙冠軍,成為中國隊有史以來在這項公開賽中問鼎男雙的第一對組合。2004年,中國男雙不但獲得了湯姆斯杯賽冠軍,并且還有兩對雙打選手取得了雅典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湯仙虎上任男雙主教練時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期限:兩年內一定把中國男雙帶出來。因為他明白,越來越差的身體狀況,已經容不得再浪費時間了。僅僅一年多時間,他提前實現了把中國男雙帶進世界一流水平的諾言。在中國男雙競賽水平快速躥升的背后,卻是湯仙虎每況愈下的健康狀況……
湯姆斯杯奪冠后,湯仙虎抽空回到福州老家,這對62歲的他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僅僅10天后,他就隨隊伍奔赴湖南益陽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封閉集訓。益陽潮濕悶熱的天氣,給湯仙虎制造了不小的難題。因為容易怕冷,空調成了湯仙虎的大忌。在益陽35攝氏度高溫的炙烤下,湯仙虎不得不住進醫院打點滴。回到北京后,他的身體狀況令人擔憂。頸椎、腸胃、心臟,一齊向湯仙虎亮起了紅燈。北京寒冷的冬天是湯仙虎的大敵,用他的話說是“怕冷不怕熱”。于是中國羽毛球隊每年的冬訓選在了福建晉江。湯仙虎就利用隊伍參加國際羽聯分站賽的間隙,回福州治療、休養。隊伍回到北京后,他不僅每天要與各種各樣的藥丸為伴,連住宿也必須和醫生在一起。
男雙隊員已經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們的日常訓練通常由教練陸亨文帶隊,但詳細的訓練計劃卻是湯仙虎指導制定的。他們不會忘記,每周兩次的隊會對湯仙虎來說是雷打不動的,他一邊指揮隊員訓練,一邊與疾病作斗爭,決心使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帶領隊伍出征雅典。雅典奧運會后,湯仙虎退出國家隊教練組,按照計劃回到福州家中,過起了寧靜、淡泊的生活。
幾個印尼歸國華僑:王文教、陳福壽、湯仙虎與侯加昌,在中國這片土地的滋養中,在世界羽壇為中國開拓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他們對中國羽毛球事業的發展和騰飛起著重要的奠基作用,雖然在他們參賽的時候沒有取得世界冠軍,但他們培養的后繼者實現了他們長久以來的心愿。中國羽壇年輕的主帥、總教練李永波帶領隊伍拿到了蘇迪曼杯和奧運會冠軍等重要賽事的獎杯。在湯仙虎退休后,李永波代表全隊決定,聘請他為中國羽毛球隊終身顧問。
(摘自《勵志與使命——中國體育人的奮斗事跡》第37-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