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等大腕出工不出力? 軟抗世界羽聯新賽制?
林丹印尼大師賽一輪游
2018年世界羽聯首站巡回賽馬來西亞大師賽落幕,中國隊僅獲兩個亞軍,更令球迷沮喪的是,林丹、李宗偉和諶龍等好手居然在首輪便遭淘汰,上演一日游。昨天林丹又在2018印尼大師賽一輪游,究竟什么原因使得世界高手過早休戰?
今年起,國際羽聯摒棄了已使用11年的超級賽賽制,改為增加巡回賽的數量,全年計劃舉辦20多站比賽,并規定世界排名前15名的選手至少參賽12站。如此密集的賽程,林丹、李宗偉、安賽龍、奧原希望等人都公開炮轟不合理。出工不出力,或許是林丹等人軟抗國際羽聯的做法。
羽壇大腕有自己的苦衷,但國際羽聯的做法似乎也沒錯。相比網球等項目,羽毛球的國際普及率并不高。為了擴大該項目在全球的影響率,羽聯想增設高級別賽事等措施提高項目的觀賞性和吸引力,進而拉動該項目的推廣。
NBA是世界公認的一流水準,其一整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保證了賽事的健康發展,其中一條規定:明星隊員的輪休不能以犧牲賽事的觀賞性為代價。馬刺隊曾多次選擇戰略性放棄,將主力隊員放在替補席上,為此聯盟認為有損NBA形象,對觀眾不公平,便進行了處罰。
現在,在羽毛球大腕需要休息和羽聯為擴大全球影響增加賽事相矛盾的情況下,究竟誰該做出讓步?答案不言自明。整個羽毛球項目存在的基礎是市場和觀眾,如果缺少這兩點,再大的明星也獨木難支。(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