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羽聯改革初衷恐落空 球員們的抗議錯了嗎?
以李宗偉為代表的球員們對改革表達了不滿,但事情可能并沒那么簡單
林丹繼上周在馬來西亞大師賽首輪出局后,又在印尼大師賽首輪負于泰國選手王佳倫,遭遇背靠背“一輪游”。他此前直言“只專注大賽”,而李宗偉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考慮一旦不參賽就交罰款的方案。年輕的阿塞爾森、奧原希望也紛紛炮轟世界羽聯強制運動員參賽的新規定。上周林丹、李宗偉和諶龍首次在同一賽事首輪出局,面對越來越多的冷門,世界羽聯的初衷很有可能落空。
今年世界羽聯對比賽級別進行了改革,將公開賽分成六個級別,第一個級別是超級賽總決賽,第二個級別是超級1000賽,有全英、中國及印尼公開賽三站比賽。第三個級別是超級750賽,有包括中國大師賽在內的五站比賽。第四個級別是超級500賽,有包括馬來西亞大師賽在內的七站比賽。第五個級別是超級300賽,第六個級別是超級100賽。
世界羽聯還規定去年12月23日世界排名前十的選手今年必須要參加12站比賽,這對于林丹、李宗偉等年過三十的老運動員來說有些吃不消。林丹在上周馬來西亞超級賽首輪輸給了以往從來沒有輸過的穆斯托法之后,他明確表示:自己只專注湯姆斯杯、世錦賽、亞運會這些大賽。而李宗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我而言,這不是重要的比賽,我也沒有做最好的備戰,原本沒有想要參賽,可是這是本土的賽事,我有參賽壓力。本來打算一月和二月休整,從三月份開始參加全英賽,結果世界羽聯強制參賽,頂尖球員必須參加很多比賽。如果世界羽聯不檢討自己的做法,將考慮不參加比賽就交罰款的方案。”
象林丹、李宗偉等年過三十的老將,如果參加12站公開賽,再參加湯姆斯杯、亞運會、亞錦賽、世錦賽這些必須參加的世界大賽,那么全年參賽次數將會至少達到16站。對于他們來說有些困難。世界羽聯強制高手多參加比賽,考慮的是贊助商的利益,更好地讓羽毛球這項運動商業化。只有高手多參加比賽,才會吸引更多的眼球和關注度,贊助商的利益才會得到保證,未來可能會吸引更多的贊助,對于羽毛球這項運動走向職業化是有益的。同時多參賽、增加曝光率,有助于增加這項運動及運動員個人的影響力和關注度。
世界羽聯的考慮肯定有其積極的意義,拿男子網球為例,世界排名前30的選手必須在一年當中參加四大滿貫、ATP1000級別的八站比賽、ATP500級別的四站比賽,戴維斯杯等比賽還不包括在內,賽事的密度明顯超過羽毛球,關注度和職業化也很高。世界羽聯考慮的是這項運動的推廣、生存,最終受益的將是整個群體。
不過象費德勒這樣的老將,也是在休整了半年以后,才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又一高峰期,去年拿到了兩項大滿貫的冠軍。對于林丹、李宗偉甚至是諶龍來說,普通的公開賽冠軍已經很難有太大的吸引力,他們在保持自身影響力的同時,主要目標對準奧運會、世錦賽、湯姆斯杯這樣的大賽。只有合理選擇參賽,才會打的更久。如果他們因傷退出賽場,那么羽毛球的關注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近期備受傷病困擾的去年世錦賽男女單打冠軍阿塞爾森、奧原希望現在還年輕,但是也不買帳,紛紛炮轟世界羽聯強制參賽的規定。認為只會出現更多的冷門,更多的高手在第一輪出局,達不到世界羽聯的初衷。現在來看新規定效果并不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高手紛紛過早出局,不去打更多的比賽。李宗偉還表示考慮交罰款了事。
世界羽聯認為這項運動已經有了生存危機,如今為贊助商的利益、為擴大整個運動的影響力推出新規定,也無可厚非。運動員認為頻繁參賽可能會導致傷病,影響大賽的表現,也的確有一定道理。如果雙方不能調和,可能就會兩敗俱傷,在超級500賽甚至是超級1000賽這種級別的比賽中頻繁出現冷門,最終導致比賽打到后面的半決賽、決賽關注度下降,賽事變得更加雞肋,對這項運動帶來更大的傷害。
(冰雪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