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英賽曇花一現的球員 子龍組合薛松均上榜
薛松
百年全英賽鑄就無數傳奇,一代又一代天賦異稟的球星在全英賽上涌現,他們當中有的人最終成為一代天王級球星,但有的僅是曇花一現,可能是因為那短暫的美麗,才使球迷們永遠記住了他們。
曾經的風云接班人:劉小龍/邱子涵
2013年全英賽,國羽派出4對男雙組合參賽,劉小龍/邱子涵是最默默無聞的一對。但蔡赟/傅海峰退賽,兩對世界冠軍檔張楠/柴飚、沈燁/洪煒爆冷一輪游后,黑馬劉小龍/邱子涵異軍突起,并擊敗鮑伊/摩根森、阿山/亨德拉、早川賢一/遠藤大由等強檔最終奪得冠軍。
這是他倆的首個超級賽冠軍,也是繼李永波/田秉毅、蔡赟/傅海峰之后,第3對奪得全英賽冠軍的中國男雙,而奧運冠軍蔡赟/傅海峰當初也是從全英奪冠開始了他們后來的輝煌,可見這枚全英賽金牌意義非比尋常。
此后的蘇迪曼杯賽,兩人在決賽中幫助中國隊獲得冠軍。一時間,媒體與球迷開始將關注點聚焦在劉小龍/邱子瀚身上,他們也像蔡赟/傅海峰一樣有了屬于組合的名字——“子龍”組合,被球迷們視作“風云組合”的接班人。然而成長的過程往往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那之后,劉小龍/邱子瀚陷入了瓶頸期。
往后兩年的時間,在人才輩出的中國羽毛球隊中,他們再也沒有取得過搶眼的戰績,“風云”組合接班人的光環也已在他們身上褪去。雖然2015年兩人再次爆發拿到了世錦賽男雙亞軍,但前面有張楠/傅海峰、柴飚/洪煒,后有小將不斷崛起,2016年兩人在爭奪里約奧運的資格中落選,最終相繼退役。
隊友讓球的黑馬:劉軍
在1992年的全英賽中,年僅21歲的國羽隊員劉軍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并最終在決賽中戰勝隊友趙劍華,奪得了男單冠軍。
不過坊間傳聞,那屆比賽劉軍的冠軍有一定的水分,當時為了奧運會積分,劉軍決賽的對手趙劍華并沒有全力以赴。而在隨后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劉軍也未能持續黑馬本色,止步第三輪。
戰斗民族:伊萬諾夫/索松諾夫
2016年全英賽最大的黑馬莫過于俄羅斯組合伊萬諾夫/索松諾夫。兩人相繼戰勝劉小龍/邱子涵、李龍大/柳延星、遠藤大由/早川賢一,最終奪冠,成為俄羅斯歷史上首位全英賽男雙冠軍。兩人在場上高興的跳起毛利哈卡舞,成為當年媒體爭先報道的趣聞。
伊萬諾夫身高197cm,索松諾夫身高184cm,乍看以為他們是打籃球的,也不為過。不容否認的是,他們有著扎實的底蘊。蔡赟評價道:“這個人叫伊萬諾夫,他一點都不懦夫,渾身充滿著蘇聯紅軍好戰的血性。他身手矯健,高大而靈活,擁有無比的沖擊力,他的手法步法都非常的亞洲化,抽擋技術純熟,向前意識強烈,在場地的任何區域都沒有明顯短板。”
但在之后的歐洲錦標賽中,索松諾夫意外跟腱斷裂養傷花了好幾個月。此后由于傷勢恢復良好,兩人還參加了2016里約奧運會,但不敵柴飚/洪煒止步8強。之后一直沒有什么亮眼的成績,已經“泯然眾人矣”。
印度首位全英冠軍:戈比昌德
在參加2001年全英之前,戈比昌德已經馳騁羽壇多年,但卻從來沒有拿過任何大賽冠軍,職業生涯唯一的亮點就是在1997年全英他打敗了巴塞羅那奧運金牌得主魏仁芳。
但就是這樣一位一直默默無聞的球員,在卻他27歲的時候卻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2001年全英賽,戈比昌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奪得了冠軍。
那屆全英的比賽里,戈比昌德先后戰勝奧運會冠軍吉新鵬、丹麥人蓋德以及中國的陳宏,勇奪冠軍,成為21年來首位奪得全英賽冠軍的印度選手。奪冠后的戈比昌德開始為越來越多人所熟悉。
但此后,好運氣再也沒有伴隨戈比昌德,他因為在訓練中受傷導致成績下滑,最后在2003年底宣布隔年退役。但近年來他培養出了辛德胡、內維爾、斯里坎特等著名球星,讓他重新回到了球迷視線中。
昔日屠龍勇士:薛松
2016年全英賽,薛松這個名字尤為響亮。也許你想都沒有想過,打敗世界第一諶龍、丹麥金童安賽龍的人,居然是一個你連聽都沒聽說過的小將。
在全英賽1/8決賽上,薛松與諶龍相遇,大家以為這本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比賽,可是,結果卻出人意料。第二天,當大家都還在議論諶龍是否有“讓球”行為時,薛松用實力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他在1/4決賽中擊敗了安賽龍!這一役,讓他成為了真正的屠龍勇士。雖然在半決賽輸給了老大哥林丹,但卻贏得了林丹的稱贊。
可是悲劇發生在2016年的印度超級賽上,在對陣桃田賢斗的比賽中,在領先情況下因外側半月板撕裂不得不放棄比賽。此后薛松傷愈復出參賽,但遭遇多次一輪游,自此,在2017年國際賽場上再也未見到薛松的身影。
大馬首位全英男單冠軍:哈菲茲
2003年的全英賽,被外界看做是陶菲克、蓋德、黃綜翰,以及陳宏為首的“四大高手”之爭。然而四人之中,先后三人被拉下馬,僅剩陳宏一人挺進決賽。而與他隔網而立的,正是哈菲茲。
哈菲茲當時世界排名三十開外,沒想到他一路過關斬將,決賽中更是氣勢如虹,用了53分鐘力拼挫敗首號種子陳宏,為馬來西亞重近37年的全英賽男單冠軍美夢,一時間被馬來西亞民眾視為民族英雄。 奪得冠軍的哈菲茲年僅二十歲,以非種子身份奪得冠軍,這一冷門至今都被認為創造了全英賽舉行一百年以來最大的震驚。
在之后雅典奧運參賽資格的爭奪中,哈菲茲不敵羅斯林、黃綜翰和李宗偉。加上國際羽聯賽制改革和傷病問題,在2013年,哈菲茲不得不放棄男單轉向男雙,成為了一名自由人征戰國際賽場。(愛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