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羽選手代表中國香港出戰 理解李雪芮的艱辛
鄧旋
2018年中國(陵水)國際羽毛球大師賽女單1/4決賽,李雪芮的對手看起來有些眼熟。直到現場的比賽報幕員念出了她的信息——中國香港選手鄧旋,很多人才意識到,曾經入選中國隊的她,如今已有了新的身份。翻看秩序冊,鄧旋的中文名字上方寫著:“Deng Joy Xuan”。面對新浪體育,鄧旋道出了她加入中國香港隊背后的故事。
這場比賽,李雪芮以2比1勝出。對李雪芮而言,鄧旋是她曾經的隊友。對鄧旋而言,李雪芮回到賽場有著和自己一些相同的經歷。
原來,在2015年時,鄧旋決定退役,放下熟悉的球拍,過著遠離賽場的日子。沒過多久后,鄧旋就開始想念自己在賽場的感覺,“我覺得機緣巧合,我退役后還想打球,還想證明自己,剛好有機會,所以我就去了。”
從退役到回到賽場,鄧旋經歷了不一般的2年的時間,“我還想打球之后,我只能自己想辦法去保持運動量。”沒有了運動隊的后勤保障,很多事情她需要獨自面對,比如練力量,比如還要想著請誰作為自己的陪練,幫助自己保證競技狀態,“這個過程肯定會有艱辛的部分。”
加入新的隊伍,有了新的身份,但對鄧旋而言,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以前擁有的積分清零,她需要從低級別的比賽慢慢打起,慢慢積攢積分。
2017年12月,鄧旋前往尼泊爾參加了一個國際比賽,拿到了冠軍,但積分只有2500分。今年這次比賽前,她又參加了2項賽事,其中1項賽事拿到了冠軍,但積分只有1700分。在新的積分系統下,鄧旋想要參與高級別比賽,還有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現在拿積分比較難,打比賽的選手很多。”
好在,鄧旋現在有了固定的教練——和張寧年紀相仿的運動員王晨。王晨有著與鄧旋想像的經歷,她們溝通起來也更能理解對方的感受,“她以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選手,方方面面我都要向她請教。”
出生于廣州的她,在新的隊伍中語言方面的溝通沒有問題。“現在對我來說,我并沒有想很遠,我只希望自己盡快恢復狀態,不要受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一步步來,做好過程。”
鄧旋今天的對手李雪芮,和她是同一批的運動員。和李雪芮相同,鄧旋也是經歷了很多才回到賽場,正是因為自己也有對回到賽場的期待,鄧旋更能理解李雪芮的不易,“運動員最大的問題就是傷病,她很不容易。”
“現在打比賽,遇到每一個對手,我覺得大家實力都差不多,我每一場比賽都要做比較充分的比賽。”回到賽場,鄧旋比以前更珍惜每一場比賽,她心態淡然,希望自己能盡快地找回狀態。
至于能否參加今年的尤伯杯賽,鄧旋說還不清楚,“我也剛剛才到新的隊伍中。”
(董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