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爆冷輸球敲警鐘 精簡賽程找平衡該學費德勒
亞錦賽四冠王林丹遭遇一輪游
當2018年亞錦賽簽表出爐時,人們還展望林丹和諶龍在半決賽相遇,以及希望林丹和李宗偉在決戰上演林李決,然而現實要比理想骨感得多,這次掉鏈子的是林丹,他在先贏一局的情況下被世界排名第11位的王子維逆轉。這個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但現在輸球總比湯杯輸球好得多,畢竟對于國羽湯姆斯杯比亞錦賽含金量大得多,而這并非是為林丹輸球找理由,更非阿Q精神。
就在前不久的全英公開賽上,林丹還直落兩局拿下王子維,僅過去一個月,結果發生倒轉,盡管林丹拿下首局勝利,但第二局脆敗,決勝局在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一度追平比分,無奈最后階段的關鍵時刻沒辦法接管比賽。
誠然,王子維絕非軟柿子,但林丹其實還是輸給自己。老話說歲月不饒人,而歲月這把利器讓林丹不再是誰擋滅誰的超級丹,移動、體能、速度和控制力都打了折扣,說得直白點,不可能對每一場比賽、每一項賽事都斗志昂揚、精力旺盛,這也是為什么他既能在全英賽拿到亞軍,也能在亞錦賽一輪游,如果說現在就給林丹扣上“無力回天”的帽子真是為時過早,但認定林丹不可能每項賽事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是比較靠譜。
再有戰斗力也得服老,34歲的林丹也不是神,因此他可以與時間對抗,但不得不向歲月低頭,這不是中庸更非妥協,而是憑借智慧延長自己的運動壽命才是王道,在有限的時光里展現無限的可能。就像費德勒一樣,整個紅土賽季干脆撂挑子,休養生息打自己更擅長的草地賽季,給體壇老將們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在這方面,林丹需要向費德勒學習,本賽季迄今為止他出戰馬來西亞、印尼大師賽,還打了德國大師賽和全英賽,亞錦賽已是他參加的第五項賽事,而有傳聞稱林丹要出戰6月份的美國公開賽,從出爐的2018年美國公開賽海報來看,林丹在海報中,可見傳聞很可能屬實。要知道,美國公開賽只是超級300級別的賽事,與德國賽是一個級別,賽季還未過半,林丹就要打兩項300級別賽事,這樣是賽程安排讓我們看不懂,超級丹難道真是超人?
毫無疑問,林丹不是超人,要不然不能在印尼、馬來西亞站和亞錦賽一輪游,而無需贅言,林丹更需要在成績和賽程以及大賽狀態和參賽數量之間找到最好平衡點,如何有策略的參賽是門學問,若林丹能找到答案很可能越老越妖。
之所以說亞錦賽輸球從某個角度看是好事,就是因為這個結果讓林丹意識到有些賽事能放棄就放棄,即使給世界羽聯交罰款也在所不惜,否則的話就陷入到打得越多、輸得越多的死循環中。都說警鐘長鳴,但有時候失敗才更容易幫人長記性,因此林丹的輸球并非世界末日,更能提醒林丹需要識時務者為俊杰,如果能從中悟出道理并有實質性改變,對他的湯姆斯杯之旅甚至是未來都有幫助,當認識到這個層面,我們其實不必對林丹的輸球感到哀莫大于心死,往往心里有一盞燈,更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