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芮:受傷時從未想過放棄 歸來后期待再騰飛
李雪芮
20個月,這一傷病恢復時間實在有些偏長。由于傷病恢復情況不理想,李雪芮一次次無奈地將自己的復出時間推遲,而每一次推遲,都是對自己心理的一次沖擊。她曾一度因此而感到迷茫和喪氣,加上曾經并肩作戰的隊友大部分都已經離開了羽毛球場,此時的她如果選擇退役,似乎也沒什么不妥。然而,她選擇了堅持,選擇了在這條注定不平坦的道路上堅持,帶著旁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為什么要堅持?”包括李雪芮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問過這個問題,而在內心深處,她給出了最簡單卻鏗鏘有力的答復:“因為我相信我還可以!”
平靜內心,增添人生色彩
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單半決賽,李雪芮受傷倒地,左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即便如此,她沒有選擇退賽,套上護膝之后,一瘸一拐地打完了整場比賽,帶著受傷的左膝,以及衛冕之旅提前宣告結束的無奈。以傷病告別里約,她的這次告別,多了一分悲壯的色彩:一個戰士可以被擊敗,但不能被擊倒。
受傷之后,李雪芮第一時間來到德國奧格斯堡進行手術。離開里約的時候,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很好,不用太擔心,再過一段時間又是一條好漢。”在手術成功后的第三天,她已經拄著特制的拐杖下地慢慢走路了。她很開心地把自己稍顯笨拙的“挪動”視頻發到了朋友圈,視頻里的她笑得很開心,完全沒有因為受傷而情緒低落的樣子。
樂觀是好事,但是剛剛經歷了一次重傷和大手術,是否能回到賽場、重返巔峰暫且不提,傷病是否會對今后的正常行動造成影響都是一個未知數。所有人都在擔心李雪芮,除了她自己,看上去她似乎有些樂觀過度了。
回想起當時的情況,李雪芮還是笑得很開心:“我挺看得開的,既然當時已經受傷了,垂頭喪氣也改變不了什么,倒不如開開心心的,發生了就接受唄。其實,那段時間備戰奧運會很累,整個人都處在很疲憊的狀態,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我一直希望能有時間休息,但是大家都知道,奧運會后還有各種公開賽,根本沒有時間休息。奧運會時受傷了,是老天也覺得我該休息一下了吧。其實,我那時候會想,就算奧運會沒受傷,估計之后很快也會受傷。”
在德國手術和康復期間,李雪芮幾乎沒有想過和羽毛球有關的事情。20多年的運動員生涯,羽毛球幾乎占據了她生活的全部,如今受傷暫時沒法打球,那就好好感受一下羽毛球之外的生活。
出院之后,李雪芮在康復中心附近租了一間公寓,媽媽也從里約和她一起到奧格斯堡,陪了她3個月。在李雪芮的記憶里,這是自打球以來和媽媽待在一起最長的時間。在公寓里,她會自己做飯,節假日會和在德國的朋友一起外出逛逛。雖然之前因為比賽她來過德國很多次,但幾乎沒有時間去感受一下異國風情。這一次,去德國鄉村看看風景,感受德國的節日,嘗嘗著名的德國啤酒,雖說在這一過程當中她沒有什么印象特別深的事情,但是從運動隊緊湊的生活節奏中出來,相對慢節奏的生活,讓她感受到了難得的放松,讓她從運動員習慣的緊張狀態中跳出來,更好地享受生活,接受新鮮事物,這也是她一直以來最喜歡做的。
當然,康復絕對是李雪芮在德國的主旋律。在享受輕松的生活氛圍之余,她做得最多的,是每天從公寓到康復中心去進行康復治療和訓練。拄著拐慢慢走到電車站,登上從不擁擠且永遠正點的電車,按時到達康復中心,在德國,她就是按著這種不緊張卻很規律的生活方式生活著。
李雪芮所在的康復中心是全歐洲最好的,很多受傷的人都選擇到這里接受手術和進行康復。因此,在奧格斯堡她隨處可見拄著雙拐的“病友”,這算得上是她覺得在康復期間最有意思的場景了。
根據最初制定的康復計劃,李雪芮在術后26周就應該可以上場進行有球訓練,在德國待了近半年后,她也按照計劃回國進行康復訓練。但實際上,左膝恢復的程度還遠達不到有球訓練的程度,只能繼續做一些身體和力量的訓練。
李雪芮剛回國時,國家隊大部隊正在海南集訓,沒法給她安排專門的教練和隊醫,她只能自己按照德國康復師制定的康復計劃進行康復。李雪芮很樂觀,她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好,但事情的發展并沒有她想象的那么順利。
面對迷茫,堅持內心目標
剛回國康復訓練時,李雪芮做得不錯。她非常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每一次訓練,這不僅僅是多年養成的習慣,更是為了心中的目標:“我一直計劃著要繼續打球,從來沒想過放棄,因為我相信我還可以!”但隨著康復的進行,預料之外的問題慢慢出現了。
進行康復訓練沒多久,李雪芮的左膝傷處每次訓練后都會出現水腫的情況,而且消腫速度很慢,直接影響到下一次的訓練。雖然每次訓練后她都會拉伸、放松、冰敷,但效果并不是特別好。
回想那段時間,李雪芮說:“一方面因為我對康復這方面的知識不是特別了解,雖然是按照計劃在進行,但有些動作可能還是有小錯誤,訓練后也沒有專業人士幫我放松那么到位。另一方面是后來才知道的,就是我的左膝軟骨有一些磨損,過去保持系統訓練,肌肉有足夠的力量去保護軟骨,所以沒什么癥狀。現在沒有系統訓練,肌肉都松下來了,保護力度不夠,軟骨的問題就暴露出來,導致膝蓋水腫很明顯。”
因為膝蓋的水腫問題得不到解決,影響到下一次訓練,而訓練效果打折又使得傷處的肌肉力量不能快速增強,從而保護受傷的軟骨。就這樣,李雪芮的康復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她不怕恢復訓練的辛苦和枯燥,但是當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后,傷處的恢復仍原地踏步,實在令人有些無奈與無助。
李雪芮坦言,那段時間自己有些低落,有些茫然,曾經對恢復信心滿滿,可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好在樂觀積極的心態起了作用,很快,她就從恢復情況停滯不前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我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我很相信意念的力量。如果你的思想積極,那身體的恢復情況同樣就會往好的方向走。那時候我就告訴自己,可能傷病恢復到這個階段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它實際上還是在往好的方向走。只要做好我該做的事情,很快傷就會好起來。”
李雪芮就這樣積極地進行著自己的康復訓練,到2017年6月去德國復查的時候,她的傷已經恢復得非常好了,只不過傷得太重,膝蓋關節處有一些影響,醫生建議回國后定期給膝蓋打潤滑針。
正如她自己說,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都會好起來。從那時開始,她逐漸恢復了場上的有球訓練。雖然膝蓋的情況還不足以讓她正常跑動和訓練,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讓她非常開心,因為她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堅持已經得到了不錯的回報。她說:“我很高興我的恢復情況不錯,因為我一直堅信自己可以痊愈,可以重新回到賽場上。我一直相信能重新回到賽場上,如果不這么想,德國回來之后我可能就退役了。”
去年9月,離開賽場一年多的李雪芮出現在了全運會的賽場上,代表解放軍隊在團體比賽中出戰雙打。實際上,那時的她還沒有完全恢復到可以參加比賽的程度,出現在賽場上,更多的是作為解放軍隊的精神領袖,用自己在場上的全力以赴為年輕隊員樹立一個榜樣。成績雖然不好,但是她確實拼盡了全力,那次比賽之后,很久沒有出現的膝蓋水腫的情況又一次發生了。
直觀來看,這不是一件好事,但也從一個側面準確地告訴了大家李雪芮的恢復情況,那就是她還沒有做好重回賽場的準備。按照國家隊的計劃,當年10月的碧特博格公開賽應該是李雪芮國際賽場的復出之戰,可因為有了全運會的情況,加上她自己、康復師對恢復情況的評估,她的復出時間向后推遲了。
按照以往國家隊受傷隊員的情況,恢復最慢的隊員在術后9個月基本上都可以復出比賽了,但李雪芮術后已經14個月,依然無法達到復出的要求,很多關心她的人都會奇怪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李雪芮說:“我既然決定要繼續打下去,就不是說復出后隨便打打混日子,我依然希望自己能夠打出高水平。所以,我首先要保證的是復出之后不會再受傷,否則一切都是零。我當時恢復的情況不能打比賽,那我就靜下心來好好康復,沒有必要著急。”
那段時間,李雪芮聽到最多的問題就是“你什么時候能復出啊”,她坦言,被問多了,對這樣的提問覺得非常厭煩,通常只會回答一句:“該復出的時候自然會復出。”的確,無論周圍的人如何關心,要去面對這些挑戰和問題的,只能是李雪芮本人,別人幫不了她。“我在努力恢復,我在向前走,而不是原地踏步,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而不是一定要確定什么時候能夠復出。后來想通了,大家這樣問我不僅僅是關心,更多的是一種期待,希望我有好的表現和狀態。因此,我才要更加謹慎,在準備好的情況下再復出,這是對自己負責,同時也才能對得起大家的期待。”因此,原本準備出戰11月韓國大師賽的她,又一次把復出時間推遲了。
2017年年末,李雪芮在隊里和一名2000年出生的小隊員打了受傷以來的第一場全場戰術對抗。那場對抗下來,她的左膝已經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但她可以明顯感覺到,在蹬地轉體、急停急起的時候,左膝還是會顯得很慢。這一方面是因為久疏戰陣,另一方面則是傷處的力量還沒有完全恢復。很多人會很奇怪,為什么其他項目的運動員受傷之后恢復的時間比李雪芮短,復出之后狀態也還不錯,但實際上,由于羽毛球項目的特殊性,很多急停急轉、很多二次起動,對膝蓋、腳踝這些部位的力量要求特別高,正因如此,李雪芮的第一次傷后全場戰術對抗如此的姍姍來遲。不過,邁出了這最關鍵的一步,她十分開心,她已經能感到自己距離復出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新的位置,期待再次騰飛
重新恢復正常訓練,熟悉的場館、熟悉的場地、熟悉的教練,只不過身邊的隊友,已經從過去的同齡人變成了現在動不動就拿“阿姨”開玩笑的“小屁孩”們。這讓李雪芮感嘆曾經的戰友們都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同時,也要面對和這些小朋友們朝夕共處的日子。
李雪芮脾氣很直,看到訓練中有小隊員做得不對的,她都會主動指出來;如果遇到小隊員犯錯誤,她也會毫不留情地批評幾句。一次訓練,處于傷病調整期的李雪芮幫小隊員發多球,有一個小隊員心不在焉,連續多個球失誤,打完一組還滿不在乎地直接跑去休息。這讓直性子的李雪芮大發雷霆,毫不客氣地批評了她。旁邊在正常訓練的吉淑婷等直接嚇得待在原地,只敢斜著眼睛偷偷看看這邊發生了什么。等李雪芮批評完一回頭,發現幫她遞球的李汶妹拿球的手都在抖。可見,那個時候,小隊員對她這位大姐姐是多么的畏懼。直到今天,只要涉及到訓練、比賽的事,李雪芮在面對小隊員的時候永遠是一臉嚴肅、一絲不茍。她說:“現在的年輕隊員還是有欠缺,最主要就是責任心。她們玩心比較重,我覺得我應該引導她們,讓她們有責任心,對自己負責,對團隊負責。大家必須齊心協力一起向上沖,而不是覺得前面有人,自己在后面跟著就可以。一個團隊,必須要有進取心。”她很清楚,作為目前女單組年齡最大的隊員,她要做的不僅僅是讓自己盡快恢復狀態,還要幫助年輕隊員成長,把中國羽毛球隊的團隊榮譽感、責任心等光榮傳統傳遞給年輕隊員。對于小隊員,李雪芮是隊友、榜樣,同時也是老師、教練。
在生活中,李雪芮則變身好脾氣的“雪芮姐”,對于小隊員,她更多的是照顧、關心。周末和小朋友們一起逛逛街,玩玩密室逃脫,稍顯不屑但又很認真地聽她們聊那些娛樂八卦。只要離開訓練館和比賽場,李雪芮和小隊友們相處得非常融洽,完全沒有訓練場上那種稍顯緊張的氛圍。
在李雪芮看來,自己很能理解小隊員們小小年紀就離家的感覺,畢竟自己也是這么過來的。所以,作為大隊員,她要在能力范圍之內更好地幫助、照顧這些小妹妹們。李雪芮說:“和她們在一起,能接觸到很多新的想法,我覺得我才18歲!”在一次隊內比賽中,李雪芮2比1戰勝了年輕隊員中表現不錯的蔡炎炎,賽后她還專門發朋友圈“嘚瑟”了這件事。的確,狀態恢復是值得高興的事,但是贏了對抗賽就在朋友圈“廣而告之”,可見和小朋友們待久了,李雪芮多了幾分幼稚之氣,雖然她自己堅決地否認這一點。
2017年蘇迪曼杯,中國隊在決賽中輸給了韓國隊,女單組的何冰嬌丟掉了一分。那場比賽,李雪芮和隊友們在北京的運動員公寓看了現場直播,當看到中國隊丟掉蘇杯時,李雪芮流下了眼淚。身旁的隊友們也很難過,但是她們的眼睛里還透出一絲對于李雪芮流淚這件事的疑惑。對于年輕隊員來說,沒有團體大賽的經歷,自然理解不了李雪芮心中這份團隊榮譽感的分量,也不會理解她為團隊爭光的渴望。只不過那時,她還沒有完全恢復,她用更投入的訓練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直到2018年4月的中國陵水大師賽。
出發陵水之前,教練組讓每個人定一個目標,李雪芮毫不猶豫地回答:“冠軍!”畢竟從決定復出開始,她就把重回巔峰作為自己的目標。在李雪芮看來,作為一名運動員,既然參加比賽,目標就一定是冠軍,這股氣不能丟。如果只是到場上隨便打打“混日子”,那還不如直接退役。當她把這個目標告訴教練張寧的時候,張導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因為她很清楚,這段時間李雪芮練得很刻苦,她沒有偷懶。
離開國際賽場20個月,李雪芮在復出首戰迎來小師妹陳念祖的挑戰。太久沒有走上賽場,讓她產生了緊張的感覺,她已經不記得上一次自己如此緊張是什么時候了。畢竟這是一次重新的啟程,她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贏下小師妹后,李雪芮和陳念祖在熱身場有了下面的對話。陳念祖:“雪芮姐,和你打球我好緊張。”李雪芮:“我也緊張啊!”陳念祖:“哈哈,我看出來了!”
連師妹都看出她的緊張,李雪芮的復出首戰自然算不上完美。好在她有過硬的積累和心理素質,隨后的比賽越打越好,兩局擊敗師妹范夢艷,3局擊敗前隊友鄧旋,2比0戰勝狀態正佳的王祉怡,決賽2比1逆轉韓國選手金佳恩,李雪芮用一次稍顯磕磕絆絆但結局足夠完美的比賽宣告自己的回歸。她說:“我相信自己的表現肯定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大家肯定會希望我還是2012年的我,但這不可能啊。我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只要一場比一場好就行,這次比賽我做到了。在比賽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都能用一些辦法去解決,不管是自己的技術、經驗,還是硬頂,我都走過來了,這說明我是有能力的。”
陵水折桂,讓李雪芮對自己更有信心。接下來,她將針對自己膝蓋力量還有所欠缺、蹬轉速度不夠快的問題作進一步的練習和提高。對下一步的目標,她也很明確:“我希望能入選尤伯杯陣容,雖然只能作為三單,但我還是希望能為隊伍出力。不管是上場拿分,還是幫助年輕隊員穩住軍心,我依然很享受站在羽毛球場上的感覺。”
陵水大師賽奪冠后,李雪芮收到了很多祝賀的微信,既有曾經并肩作戰的隊友,也有身邊的好朋友,當然還有家人。她的爸爸并不喜歡用社交軟件,但那天他為女兒的奪冠發了一條朋友圈。以李雪芮的媽媽為首的親友團也去到陵水,全程見證了她奪冠的過程。李雪芮說,20個月的康復和訓練其實是很枯燥的,但因為身邊有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她堅持到了今天,她還會堅持下去。
其實,在李雪芮恢復的過程當中,家人朋友看到她的辛苦付出,也會有不理解,不知道為什么她還要堅持下去,但她始終只用一句話回應:“你們只要精神上支持我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我會自己做好!”她口中其他的事情,包括2019年的世界軍人運動會、還有2020年的奧運會。
或許這樣的目標在別人看來對于剛剛傷愈的她來說有些遙遠,但是李雪芮卻始終沒有動搖過,因為那一句簡單但鏗鏘有力的“因為我相信我還可以!”
(羽毛球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