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王智能防溺水預警系統解決方案
王之王智能防溺水預警系統解決方案
2014年世衛組織首次發表的《全球溺水報告:預防一個主要殺手》,溺水是各區域兒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每小時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37.2萬人溺水死亡,5歲以下兒童面臨最大風險,是死于營養不良人數的2/3,比瘧疾死亡人數的一半還多。 在我國,25歲以下的年輕人,特別是1-4歲的小朋友是溺水的主要受害者。和車禍、觸電、意外跌落等等原因相比,溺水一直都是兒童和青少年意外傷害的主要死因。溺水簡單的可以分為有意識溺水與無意識溺水。有意識溺水時,溺水者會有掙扎的狀態,這個時候,救生員會比較容易發現。無意識溺水時,溺水者沒有掙扎的狀態,處于溺水狀態時,極其隱蔽,很難發現。
據國家統計,中國每年因為溺水死亡的人數為5.9萬。其中約2%是發生在室內游泳池。據統計,70%以上的游泳池溺水死亡案例都是無意識溺水造成。人員溺水后有4分鐘的黃金救援期,如果在1分鐘內救援成功的話,后期基本不會有后遺癥。時間越往后,救援難度越大,產生后遺癥的可能越大。因此,對于溺水人員,我們要盡早發現,及時救援。
目前市場上并沒有一款成熟的,利于大規模推廣的游泳池溺水報警系統。王之王在這樣的背景下,致力于防溺水系統的研究,直面溺水難題,以先進的水下通訊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專注于智能防溺水預警系統的研發,通過以“人防+技防”的手段在更大程度上保障游泳者安全,并致力于成為全球主動式溺水預警領域的領導者!
實現機制:
有意識溺水具有掙扎的狀態,救生員易發現,此狀態目前尚無法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實時判別。只有進入溺水昏迷狀態才能進行技術判定。無意識溺水,由于沒有掙扎狀態,且會非常快速的進入到昏迷階段,我們的手環根據昏迷時的動作狀態,可以快速判定(最快15s),發出報警。電腦前臺以及救生員在第一時間可以收到報警,可以快速反應作出救援。我們的設備具備水下3米傳輸到水面以上30米的傳輸能力。另外預警手環具備入水檢測,只有在水中才會工作。整個報警系統完全在線下進行,云端只是輔助,在4G網絡不通時,不影響整個報警系統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