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羽球隊就業格外搶手 校規要求先學做人和知識
大運會羽毛球雙打、混雙今日開賽。在女雙1/16決賽中,中國隊雙打組合陳鈺璐/陳妮以2比0擊敗日本對手,晉級次輪。
陳鈺璐來自北京交通大學。在中國大學生羽毛球隊中,不少球員都來自該校,主教練林立文也是該校校隊主教練。沒有專業運動員經歷,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切訓練都在學校,如今頂著國字號頭銜參加大運會,陳鈺璐說,在北京交大校隊,“打球只能排在第三。”
她說,從入學開始,他們就知道校隊有條隊規:做人第一,學習第二,打球第三。時至今日,陳鈺璐感慨,自己正是“受益于這條特殊隊規”。
在北京交大,體育特長生入學主要看高考,如果分數超過重點線,就可以自選專業。大學生運動員也有機會直升研究生,條件是“必須得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有獎懲機制在,隊員在文化課上不敢掉以輕心。
此外,球隊還有幾條不成文的規定,口口相傳。例如:不準在外面教球;不準擅自在外打比賽等等。陳鈺璐說,主要是保證隊員能安心比賽。在這些規定外,還有兩條“高壓線”:不準考試作弊、上課逃課。
北京交大羽毛球隊主教練林立文可不簡單,他曾獲得第7屆全國運動會羽毛球男單金牌、1997年蘇迪曼杯混合團體冠軍。他曾兩度到北歐打球,但最終選擇回國,“我喜歡帶大學生隊,與專業隊相比,壓力不大,還有假期。”他說,與專業隊相比,大學生球員最大的問題是缺乏配合意識,“所以雙打比單打要弱一些。”他認為,要改變這一現象,必須提高隊員間的配合意識。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顏吾佴教授認為,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最重要的是“要用腦子打球,不能僅憑體力爭斗”。老顏自己就很喜歡打羽毛球。他曾是這支校隊的主教練,本人曾8次獲得校長羽毛球賽冠軍。
據陳鈺璐介紹,羽毛球隊的師兄師姐在就業時都格外搶手。“雖然不能進國家隊,卻能進中國銀行、中國石化、中國航天等‘國字號’單位。”
本報記者趙博
(本報深圳8月19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