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羽球中國遭遇無金之夜 大學生球員收獲享受
新華社深圳8月22日體育專電新華社記者烏夢達
中國羽毛球隊在一屆比賽中無金牌入賬,不知道這要追溯到什么時候了。22日大運會羽毛球比賽決賽日,共決出5枚金牌,在最后進行的男單比賽中,寄托了中國奪冠希望的文凱0:2負于泰國選手薩潘玉,讓22日的夜晚成為國羽的“無金之夜”。
韓國獲得金牌混雙和女雙金牌,男單和男雙金牌被泰國收獲,中華臺北獲得女單金牌,分量最重的混合團體賽金牌18日被印尼隊收入囊中。而中國,只收獲了兩枚銀牌和兩枚銅牌。
但成功失敗不能簡單以得金牌多少為定論。大運會的理念本身就強調參與、友誼和拼搏勝過成績。
如今,觀眾已經習慣看國羽在世界大賽拿金牌拿到手發軟,剛結束的倫敦世錦賽,中國隊包攬了全部5枚金牌,即便派出國家隊的二線選手參加大運會,相信獲得半數以上金牌、甚至實現再度包攬也并非難事。
但以北京交通大學的校隊為班底組建的大運中國羽毛球隊沒有明星,排名最高的是第69名的文凱,在單打比賽中也只排7號種子,隊員們從接到參賽通知到來深圳一共只集訓了20天。而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在混合團體賽中過關斬將,殺入決賽。雖然最后只獲得銀牌,但隊伍教練、北京交通大學教師林立文表示:“我非常滿意。”
沒什么讓他不滿意的。
因為我們的大學生,在每個項目都面對的是印尼、泰國、中華臺北等主要對手派出的“嫡系主力”。取得這個成績,對于這些第一次參與大運會、集訓不到1個月的大學生而言,不需要有壓力。
就像中國隊的劉芳華說的,“我們盡力了,這12天的大運記憶會成為人生的難忘回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