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拍俠侶羽毛球賽落幕 最大參賽者已80歲高齡
本月21日華商報全民運動會“羽動全城”之“神拍俠侶”羽毛球賽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比賽吸引了近300名羽毛球愛好者積極參與,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最大的已經80歲高齡。最終張新躍、隋麗紅夫婦勇奪冠軍,在喜獲1500元冠軍獎金的同時,更帶走了我們專門為冠軍夫妻檔準備的特別大獎。
這里不僅有激烈的比賽,更有賽場上下處處洋溢的歡樂——選手們為夫妻檔讓分、為年齡較大的參賽者讓分,勝利和最后的冠軍都不再是參賽者追求的終極目標,“我運動、我快樂!”才是大家來到華商報全民運動會之“羽動全城”的初衷,也正因為這樣,我們的比賽才得以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收場——選手們在這里提高了球技、收獲了友誼,更增進了夫妻間的感情。
比賽當日,細雨綿綿,20℃的低溫并沒有阻擋參賽選手們的熱情。100多對選手捉對廝殺,加上現場前來觀戰的熱心讀者,我們的“羽動全城”吸引了近300人熱情參與。在這里,大家以球會友,遇到爭議球會相視一笑,比賽結束時會主動握手感謝;以至于現場的觀眾以為這是一場場友誼賽。在大家看來,享受羽毛球帶來的快樂,遠比去爭取冠軍更加重要。原本令人擔心的讓分環節得到了參賽者的積極配合,全部100余場比賽結束沒有發生一次爭吵。
被淘汰出局的選手也沒有灰心失望,井然有序地投入到趣味比賽中。比比誰的發球最遠,選手們會互相監督;比比誰能擊球進筐,命中的選手會得到大家最熱烈的掌聲。
七輪比賽過后冠軍出爐,三、四名選手也放棄了季軍爭奪戰,愿意平分獎金,而分享運動之美,正是華商報全民運動會舉辦的意義所在。
經過七輪廝殺,我們的“神拍俠侶”出爐了,他們就是來自航空航天部504所的張新躍、隋麗紅夫婦。場上,兩人一個眼神便能心領神會的默契令其他參賽者羨慕不已,但是在神奇奪冠的背后,這對夫妻搭檔卻告訴我們,兩人在賽前僅僅配合了三天而已。
陪女兒訓練愛上羽毛球
“西安市羽毛球運動開展得這么紅火,可謂高手如云,我們從沒想過自己會拿到冠軍。”一路走來堅持到最后,張新躍、隋麗紅夫婦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夫妻倆之所以能夠拿起球拍,還要感謝他們的寶貝女兒。52歲的張新躍告訴記者,“女兒從六年級的時候開始學打羽毛球,我每次都陪著,時間長了,我也有些感興趣,她上課我就在旁邊聽著,聽完了自己琢磨,又買了好些書啊、光碟啊回來研究。”按照隋麗紅的話來說,丈夫對羽毛球的愛好,一發不可收拾,除了上班,就是去球館。因為父女倆都打球,家里濃厚的羽毛球氣氛也讓隋麗紅坐不住了,四年前也就是隋麗紅45歲的時候,她也開始打起了羽毛球,盡管起步較晚,但是在丈夫的幫助下卻是進步很快,如今夫妻倆已經穩坐所里男單、女單的頭把交椅。
靠打球治好胃病
要說起這打球的好處,張新躍最有發言權,13年如一日的堅持,幫助他治好了醫生也無能為力的胃病。“我以前有很嚴重的胃病,每次去醫院我都找相同的醫生看,我當時每周都去一次,醫生都怕了我了,后來他被我的堅持不懈弄的沒
辦法,就告訴了我實話,他說我的病根治不了。”聽了醫生的話,張新躍也沒了想法,只有自己堅持鍛煉,沒想到這每天兩個小時的羽毛球比藥還管用,張新躍的胃病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
除了強身健體外,夫妻倆認為羽毛球還改變了他們的性格,讓人在看待事情時變得更包容,張新躍在調度崗位上壓力非常大,但是每天去球館出上一身汗心情就會好很多,“現在感覺沒有什么事情想不開的,可能和球場上釋放了情緒有關系,我的女兒現在一個人在合肥上班,打球也可以幫助她排解孤單和舒緩工作上的壓力。”
賽中磨合無礙奪冠
能夠在眾多民間高手中脫穎而出,隋麗紅直言并不輕松,因為越打越緊張,而這和張新躍的性格有著直接關系。“我丈夫是一個做事特別認真的人,報名之后,他就給我進行了集訓,但單雙打就有很大區別,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很難做好,他就不愿意了,為此我倆不知道吵了多少次。”
隋麗紅告訴記者,雖然沒想過能奪冠,但是也自認為能打個兩三輪,但是張新躍卻不讓她想那么多。32進16的比賽,由于對手沒有聽見召集廣播,一度被當做“棄權”處理,但后來又要求比賽。本來已經晉級卻不得不再戰一場,這讓隋麗紅有些想不通,“多打一場是一場,平時哪有機會和這么多高手過招,我給她說咱們必須打。”張新躍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情景。在丈夫的鼓勵下,隋麗紅平復了心情再上戰場,而此役勝利也讓他們在后來的比賽中心無旁騖,享受羽毛球比賽中每一分帶來的快樂。“這次比賽拿到冠軍,我要趕緊給我女兒打個電話報喜,她也馬上要參加一場業余比賽了,希望媽媽的奪冠能激勵她也取得好成績!”采訪結束時,張新躍有些激動地對記者說。本組稿件均由本報記者 丁瀟雅實習生 張堯 采寫
最大度 重在參與增進感情
受讓七分出局 不遺憾
本次活動,為了鼓勵更多的夫妻前來參賽,尋找到古城民間真正的“神拍俠侶”,本報特別制定了夫妻攜手比賽,將受讓5分的優惠政策。并且,若兩人年齡總和在70歲以上,還將再受讓2分。
累積多達7分的受讓政策讓不少夫妻檔受益,可是相比之下,自身水平還是取得比賽勝利的最重要因素。身為交大教師的龐泰山、王心紅夫婦倆是兩名羽毛球業余高手,賽前,兩人在混雙項目上還進行了專門的訓練,但可惜的是夫婦倆抽上了年輕時曾經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對手,兩人也只能是望塵莫及了。根據規則,龐泰山夫婦以7∶0開局,可夫婦倆在配合和技戰術方面與對手的差距非常明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比分從拉近到被反超。賽后,龐泰山說:“沒辦法,實力上的差距非常明顯。不過活動的目的就是重在參與,我們達到了。”
據統計,本次參加比賽的128支隊伍中,作為夫妻前來參加比賽的就占了多半。很多夫妻表示,雖然兩人經常一起打球,但打混雙的機會基本沒有,參加這次活動,不僅僅是對水平和默契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夫妻間的感情,即便輸球也是很開心的。
最特別“羽動全城”無國界
老撾大學生參賽交朋友
“羽動全城”參賽者中,有幾位很特別的選手。在場上,他們的球技相當了得。在場下,他們的語言也同樣引起很多人關注,因為他們說的并不是漢語。據場上知情的參賽選手稱,這幾位與眾不同的選手來自老撾。
一場比賽剛完,記者攔住了氣喘吁吁的老撾小伙小高,面對記者的采訪,小高顯得很靦腆,他連說帶比劃地告訴記者,他今年20歲,從小就特別喜歡羽毛球,他們家鄉老撾有很多人都會打羽毛球,而他的哥哥是一名羽毛球高手,小高說今年是他來中國的第八年,之前他一直在廣州居住,去年才來到西安,現在長安大學上學,因為球技出色還入選了長安大學羽毛球校隊。“我很喜歡西安,我的同學很友好,我打球認識的朋友也很好。”小高開心地告訴記者。
最幸運 兩次輪空輕松晉級
幸運夫妻 不滿幸運
活動當天一早,西安就下起了雨,雖然雨勢不大,但還是影響了一些路遠的選手參賽。128支已經報名的隊伍中,有好幾支隊伍都沒有到場,這也使得比賽中出現了輪空現象。而編號為120的祥朝陽、儲清卉夫婦無疑最為“幸運”,只打了一輪比賽就進入了32強。
首輪輪空自動晉級、第二輪輕松勝出、第三輪又遇到輪空。不戰而勝讓夫妻倆感到慶幸的同時,也遺憾登場打球的機會太少。“來參加活動就是想打打球,檢驗下自己的水平,這光輪空真沒意思,現在身體都冷了。”祥朝陽向記者表示了他的遺憾。爭奪16強的比賽,祥朝陽夫婦終于等來了上場機會,也許是沒有熱身的緣故,他們很快就輸掉了比賽。
顯然,每對參賽選手都希望能在場上與對方較量一番,因為只有在真刀真槍的對陣中找到比賽的感覺,才有可能在最后的戰役中勝出成為我們尋找的“神拍俠侶”!所以,幸運的輪空并非參賽者所想。
最高齡 八旬老翁驚全場
羽毛球讓我越來越年輕
在參加本次活動的200多名選手中,年齡最大的要數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王仁老先生。從年輕時就喜歡運動,03年又開始打羽毛球,王老先生現在眼不花耳不聾,依然健步如飛,“我現在摔倒了還能跳起來,你們相信嗎?”王老先生自豪地告訴記者。“我現在每天早上都會去打球,主要以鍛煉為主,每天就1-2個小時,自從打了羽毛球后,之前很多疾病都慢慢遠離了我。”比賽當天,說好了和王老先生搭檔的同伴有事不能來,所以王老先生不得不臨時找了一個朋友前來參賽。雖然在第二輪比賽時王老先生和他的隊友不幸敗北,但他一點也不沮喪,“我覺得我能參加就很高興,而且我今天認識了這么多球友,謝謝華商報給了我們這么好的平臺,以后再辦我還會來參加。”說完,王老先生就拎著球包到旁邊場地與人切磋球技去了。一位參賽者說:“這老爺子從背后看,根本看不出已經80歲,這腿腳比很多60歲的人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