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羽球日子難過:訓練人擠人 沖超成功也“麻煩”
在北京,面向普通市民的羽毛球館遍地開花,羽毛球愛好者到了周末甚至常常訂不到打球的場地。但與此相反的是,北京的專業羽毛球隊卻在一個僅有8塊場地的羽毛球館內艱苦訓練。
在今年的羽毛球全錦賽上,北京男隊奪得團體冠軍,但在上周末結束的羽超資格爭奪戰上,北京隊卻以0比3不敵上海隊,未能獲得下賽季的羽超聯賽的門票。隊伍的發展,仍然陷入困境之中。
現狀:沒場地 5個人擠在一起練
上周,記者來到什剎海體校,北京羽毛球隊總共近30名隊員就擠在體校綜合館2樓羽毛球館的8塊場地上,有些場地上甚至出現5名隊員在一起混戰的情景。
北京隊主帥田俊寧來自江蘇,現役世界冠軍陳金、蔡赟(微博)都曾是他的弟子。
如今在北京隊,田俊寧不但要指導隊員,還不得不在訓練中充當調度員,指揮隊員輪番上場,防止場面過度擁擠。
田俊寧教練對于本次沖超的對手上海隊頗為艷羨,他透露,上海隊早已從寸土寸金的南京路撤出,在青浦建起了一個有三層訓練館的訓練基地。“每層12塊場地,3層就是36塊,這樣的條件對于一個省級隊就綽綽有余了。”他說。
不過,田俊寧對于什剎海體校也表示理解:“學校確實也已經盡力了,你看看整個體校,也找不出一塊更好、更大的場館了。”
相比之下,隊員們需要“操心”的東西并不多。
23歲的黃昊達告訴記者,今年年初,他前往奧地利去打了8個月的聯賽,并幫助球隊奪取了冠軍。“雖然北京隊的訓練條件艱苦了一些,但我在奧地利訓練,需要自己聯系場地和教練。所以我還是覺得國內好。”黃昊達說。
運營:沒冠名 聯賽是“偽職業化”
北京隊面臨窘境,“錢”是重要因素。記者發現,北京隊的隊服上根本沒有企業冠名。田俊寧笑稱,北京隊根本沒有運營。
田俊寧表示,跟足籃等項目相比,基層的羽毛球職業隊要走向市場化還很遠。“像中超,市場化程度已經很成熟了,所有的冠名和贊助都由中超公司在操作,而羽毛球遠未形成這樣的規模和體系。”他說。
其實,這也不是北京隊一家的問題。“真正實現企業贊助的大概只有八一隊和廣東隊。廣東隊是由政府牽頭,恒大出資贊助,而八一隊和林丹個人的影響力分不開。北京隊很難做到這些。”田俊寧說。
目前,北京羽毛球隊還是專業隊的體制,這使得球員的基本收入有保障,不像國外的職業球員,要“自負盈虧”。不過,沒有市場的參與,羽毛球項目很難進一步拓寬關注度。
要改變這種情況,搞聯賽或許是一條出路。今年5月,羽超聯賽的第二個賽季結束了,但這個幾乎會集了全部國手,并有國際球星助陣的聯賽卻并未獲得應有的關注度。
記者了解到,其實羽超聯賽只能算是“偽職業化”。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對羽超有明確規定,俱樂部必須依托省市體育局,教練員、運動員歸體育局所有。
尷尬:沒場地 沖超成功也“麻煩”
在上周末的羽超資格爭奪戰上,北京隊不敵上海隊,沒能沖超成功。田俊寧雖然有點遺憾,但即便成功了,他還是有一系列問題解決不了。羽超聯賽是主客場制,對于主場的場地條件要求很高,而北京隊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
“沖超成功了,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場館的改建和升級,但是目前這個資金完全沒有著落。更談不上在自由轉會中物色全國乃至世界高水平運動員了。”田俊寧說。
事實上,資金困難的北京隊在今年年初還將張楠、陳智賁、杜鵬宇、陳天宇(微博)、張晉康(微博)和謝婧(微博)6名小將掛牌,被其他俱樂部引進。
不過田俊寧表示,不管怎么樣,北京隊目前還是得朝著沖超努力。“羽超的天地更大,從長遠來講,鍛煉年輕隊員很有好處。”他說。
梯隊:沒后備 成績可能曇花一現
今年,北京隊不僅獲得了與上海隊爭奪羽超門票的機會,還在今年9月的全國羽毛球錦標賽中,擊敗強敵江蘇隊獲得男團冠軍。
而且,自田俊寧2006年到北京隊執教以來,北京隊獲2007年全錦賽男團亞軍、2008年全錦賽混雙冠軍,目前,在國家一、二隊服役的北京隊選手共6男2女,其中張楠還是世界冠軍。
不過,田俊寧表示,北京隊近兩年成績不錯,只能說是因為男隊“趕上了一撥不錯的選手”,至于今后還能不能把這種勢頭延續下去,田俊寧心里也沒底。
“就像在魚池里撈魚,撈一把是一把,有沒有大魚全靠運氣,而事先完全沒有投入精力把魚苗兒養大。”田俊寧說。
據悉,北京羽毛球隊一線隊現有的編制為35名運動員、4名教練員。“這在全國算中等偏下,江蘇為什么羽毛球成績一直很好,因為一線隊的運動員編制是52人,教練6人,還不包括總教練。”田俊寧說。
田俊寧表示,目前北京隊的選材模式是區級隊輸送到北京隊,但有時候打到北京隊,隊員的年齡已經太大了,他認為要解決梯隊建設,最好的辦法是和北京各中小學建立直接的培訓體系,直接從中小學里輸送選手。
本版文/ 記者 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