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龍超級賽蛻變指日可待 世界冠軍他已成最佳人選
新華社廣西柳州12月16日體育專電
新華社記者姬燁 盧羨婷
16日在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中,諶龍以2:0輕取印尼名將陶菲克,在首場比賽不敵林丹之后,他憑借穩定的發揮連奪兩勝,從而與林丹攜手從小組出線。在世錦賽首輪爆冷出局后,這位22歲的小將進步明顯,而他的蛻變也讓中國男單的整體實力有所提升。
今年的倫敦世錦賽,首次參賽的諶龍在首輪意外不敵世界排名30開外的危地馬拉選手科登。就像2004年雅典奧運會志在奪冠的林丹被名不見經傳的新加坡選手淘汰一樣,諶龍也為年輕付出了代價。不過自從那次失利之后,諶龍似乎突然找到了感覺。
在整個下半賽季他都表現優異,先是在常州大師賽擊敗李炫一、蓋德、陳金等名將奪冠,爾后又在日本和丹麥兩站超級賽中連克李宗偉,并最終問鼎,成為第一位連續三次在超級賽奪冠的中國男單球員。在丹麥超級賽之后,諶龍的表現也趨于穩定,在所參加的賽事中都闖入半決賽。
說起世錦賽失利給他帶來的改變,諶龍只是簡單地用“幫助很大”來形容。顯然,這很難概括他的蛻變。在場上,他變得更加耐心;在逆境中,他也沒有了以前的焦躁。15日,面對日本人田兒賢一,諶龍在先丟一局的情況下耐心地與對手周旋,最終成功逆轉。而與陶菲克的比賽,雖然諶龍贏得輕松,但他在場上跑動依舊積極。
在這兩場總決賽之后,諶龍都提到自己制勝的秘訣,“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技術調整,就是多跟對手跑,熬體力,對手熬不住了就會出現失誤。年輕嘛,只有多跑多付出,才能贏得比賽”。的確,年輕、體力好正是諶龍與林丹和李宗偉對抗的優勢所在。
憑著這股沖勁,諶龍在本賽季也穩居世界第三,他的崛起對于國羽來說無疑是好消息。目前,國羽男單中,林丹是最穩定因素,但本賽季他曾有過多次退賽,體能和傷病是“超級丹”的未知數。陳金排在世界第五,不過在奧運積分賽結束時他能否取代第四的蓋德,進而幫助國羽拿到三個奧運滿額席位還不得而知,而且陳金長期以來飽受傷病困擾,想要再現2010年巴黎世錦賽奪冠時的巔峰狀態尚需時日。小將杜鵬宇和王睜茗還缺少大賽經驗,難擔大任。
在這種情況下,正在朝著積極方向前進的諶龍就成了國羽男單的重要人物。不過通往倫敦之路還很艱辛,如何保持好狀態,完成由超級賽冠軍向世界冠軍的蛻變,是擺在諶龍面前的關鍵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