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丹變成“林黛玉” 一年半內7次退賽球迷痛心
“林丹最大的克星不是李宗偉,而是陳金,逢陳金必傷。”“好歹上場打打再輸給陳金啊!”“競技體育如果都這么搞,還有什么意思?”……這些評點,全部來自長期關注中國羽毛球的球迷,他們對于林丹在短短一年半之內7次退賽非常痛心。
亞錦賽半決賽前,林丹以“做力量訓練時腰傷復發”為由退賽,保送隊友陳金進入決賽,陳金如愿奪冠后,在奧運積分榜上將對手蓋德甩開2000多分,這意味著中國男單幾乎已鎖定3張奧運門票,而林丹也完成了賽前承認的“為隊友尤其是陳金晉級掃清障礙”的任務。
2010年底以來的7次退賽,林丹總有正當理由,他的傷病部位包括腰部、腹部和腳,還有一次是腸胃炎。難道這兩年“超級丹”變成了體弱多病的“林黛玉”?
回顧林丹的前6次退賽,其中4次都相當耐人尋味。
2010年中國公開賽即將在1/4決賽中與隊友諶龍交鋒,林丹退賽;2011年馬來西亞超級賽又是在1/4決賽中碰到諶龍,林丹因“腹肌有傷”臨陣退出;2011年新加坡超級賽是奧運積分賽開啟后的第一站超級賽,在與陳金的決賽前,林丹因“腸胃不適”退賽,新加坡觀眾齊喝倒彩;2011年日本超級賽,半決賽對陣諶龍,林丹因“腳上血泡”退賽——無論林丹退賽究竟有沒有隱情,都在客觀上起到了幫助隊友諶龍、陳金狂攬奧運積分的效果。
林丹頻繁退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他的國際形象。林丹是當今世界羽壇最大牌的傳奇明星,他多次退賽令隊友受益,丹麥老將蓋德為此已向歐洲媒體幾番訴苦,而在去年世界羽聯的最佳男子球員評比上,林丹的得票比手下敗將李宗偉低了12%,也和他經常退賽有關。
林丹頻繁退賽,影響到了中國羽毛球隊的聲譽。在以往的奧運會上,中國羽毛球隊曾安排隊員“讓球”,事后還非常自豪地承認“讓球”,這足以說明中國羽毛球隊的統治力和凝聚力,但也損害了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
林丹頻繁退賽,也影響到了羽毛球在全球的推廣。林丹是一位非常敬業的球員,他一直說要致力于將羽毛球推廣到全世界,然而當他一次次在世界各地的超級賽上退賽,那些期待看到他表演的球迷該有多失望呢?賽事主辦方又將蒙受怎樣的票房和口碑損失?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