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羽有喜有憂有期待 女雙堪憂男雙有起色
12月22日結束的2014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總決賽,中國隊奪得2冠3亞,喜憂參半,不完美的2014收官之戰,也讓2015有更多期待。
世界羽壇男單迎來了歷史性時刻,時隔6年之后,世界第一寶座上終于迎來新人!諶龍奪得總決賽男單冠軍后,將在世界排名上超越因興奮劑問題禁賽的李宗偉,位居榜首。而此前長達6年的時間里,林丹和李宗偉輪流領銜。
2014年對于諶龍來說,有起有伏。在個人榮譽簿上,他首次奪得了世錦賽冠軍,被評為本年度最佳男子運動員,如今在年終又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但是,在集體榮譽面前,從湯姆斯杯到亞運會,諶龍兩次關鍵時刻“掉鏈子”,讓人們對他備受質疑。如何成為全面的領軍人物,2015期待“中國龍”的真正蛻變。
只有諶龍一人入圍總決賽,林丹、諶龍之后,王睜茗、高歡、田厚威等新生力量,需要加把力了!
行至年末,女單成為中國隊的“重災區”,繼中國公開賽、香港公開賽后,總決賽女單又創造了最差戰績。王適嫻小組賽連續輸給印度的內瓦爾,韓國的裴延姝和成池鉉,三戰皆負小組墊底。頂替受傷缺陣李雪芮出戰的王儀涵,競技和身體狀態同樣不佳。小組賽第一場1比2輸給日本高中生山口茜,第二場腰傷發作,中途退賽不敵中華臺北的戴資穎。第三場與泰國名將拉特差諾的比賽,王儀涵直接棄權。兩名選手全部小組墊底,有損羽毛球強國的顏面。
世界第一的李雪芮缺陣,削弱了中國金花集體作戰的優勢,同時,年底疲勞征戰也影響了隊員狀態。但對手的實力增強,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女單已經面臨危機,那種以前隨便派兩個選手也能會師決賽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女單匆匆結尾,對2015年是一種督促,也增添了期待。正如女單名將王適嫻在微博中所寫:“本來想通過最后一站的比賽給自己一年畫上圓滿句號,但結果確并不盡如人意,遺憾地結尾也給自己的明年的表現更多了一份期待。”
如果說單打起伏還說得過去,那曾經引以為傲、戰無不勝的女雙的失利,就更讓人擔憂。繼亞運會后,總決賽女雙再次失手。在今年收獲全滿貫得主的田卿/趙蕓蕾,已經是年近30歲的老將,同樣之前保持不錯戰績的于洋/王曉理,其中于洋也已經30歲。兩對老搭檔,能否堅持到里約還很難說。而年輕組合無論是之前上升勢頭迅猛的湯金華/包宜鑫,還是雙胞胎組合駱贏/駱羽,都不具備絕對贏球的實力。
國羽難題男雙,在今年有所起色,年底的三站比賽,劉小龍/邱子瀚躋身香港公開賽決賽,中國公開賽和總決賽,柴飚/洪煒闖入決賽。“彩虹”組合再面對韓國強檔、世界第一的李龍大/柳延星,從中國公開賽的完敗,到總決賽的兩次交手,一勝一負,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