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永波:不懼賽制改革 不滿限制頂尖選手戰奧運
新華社東莞5月18日體育專電
第14屆蘇迪曼杯最終以中國羽毛球隊實現六連冠告終,出征本屆蘇杯前,國羽總教練李永波曾坦言“這是20年來最難的蘇杯”,這個“難”,不僅是自身和對手的因素,同時還有來自世界羽聯賽事改革的影響,在這點上,李永波有話要說。
有關賽制對中國隊的影響,李永波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的開場白是:“我現在不研究(賽制)這些東西,這不是我要研究的事,研究了也沒法改變。你世界羽聯怎么制定的,我就在這個游戲規則下好好打球,我們不怕。咱們國家現在對體育有了新的要求,要在公平的角度上去比賽,大家公平競爭。”
不怕歸不怕,賽制改革后中國隊遇到的麻煩也是明擺著的,李永波以本屆蘇杯為例談到,“蘇杯在出場順序上的修改,對中國隊不利的。這次把男雙必須放在第一場,懂羽毛球的都明白,如果把混雙放在第一場,中國隊打誰都是1:0領先開始,因為我們現在混雙最強,有四對組合在世界前八名。可是男雙是中國隊相對最弱的,順序改了意味著我們0:1落后的幾率很大。0:1和1:0在外行看來,你實力強沒關系,后面能追上來,但以我們做教練的幾十年經驗,領先打順風和落后打逆風是不一樣的。”
李永波所說的“0:1落后”的情況,中國隊在蘇杯半決賽對陣印尼隊就遇到了,當時首先出場的“風云組合”不敵世界排名第三的印尼雙打塞提亞萬/阿山,但國羽在隨后的女單、男單和女雙中連勝三場,扭轉劣勢晉級決賽。從逆境中走向勝利,李永波認為這是蘇杯修改出場順序后國羽收獲的一個好處,“逆風球更磨煉人,如果我們的隊員只會打1:0、2:0的一氣呵成的順風球,不會打落后球,那你就不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
蘇迪曼杯后,國羽接下來面對的國際大賽是2015年世錦賽和2016年湯尤杯,當然重中之重仍是明年的里約奧運會。世界羽聯針對里約奧運有一項重要競賽規程改革——每個協會單打參賽滿額席位從原來的三人縮至兩人。而此前倫敦奧運會時,世界羽聯就已經將3個雙打項目的滿額席位縮減為兩席。顯然,這一改革中國隊“受害”最大,因為中國隊是唯一有實力拿滿全部參賽名額的隊伍。
對于這項新規程,李永波有不同的意見。“世界羽聯現在的奧運席位規則,限制了優秀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資格,是不公平的。人家優秀運動員是因為付出的多,腦子聰明,能吃苦才能打到世界排名前列的,世界羽聯就因為一個國家優秀運動員多,就要出這么個規則?我知道世界羽聯這么做是為了羽毛球普及,讓非洲等一些羽毛球不發達的地區來奧運比賽,但我覺得,世界排名前16或20人的都應該有資格參加比賽,同時再給那些世界排名不高的選手機會,這才叫公平。”
根據目前的奧運名額要求,雙打項目上一個協會至少有2對組合排在世界前八,才能獲得2個滿額席位;單打的滿額門檻低些,只要在世界前十六中至少有2人就行。在擁有眾多世界級球員的中國隊,經常會有幾個或者幾對選手排名符合奧運參賽要求,這就給主教練帶來了“甜蜜的煩惱”。誰能搭上奧運班車?李永波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是“外戰成績”。
李永波表示:“在奧運積分賽周期,我們會給優秀運動員合理安排比賽,每個人都有機會。你先獲得參加奧排運會的資格,但到底是不是你代表國家去打奧運,跟國外主要對手的戰績是主要的依據。不是說你排第一就肯定你去,排第八你就去不了。我們會拿出數據比較,比如說女單,世界排名前10名里,我們的球員跟這前十名中的國外球員對陣的數據,這是我們要統計的,保持全勝的能不去嗎?都是靠數據說話。”
奧運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李永波并不會因此而不給新人機會,1994年出生的唐淵渟就是重點栽培對象。李永波說:“唐淵渟是一個很全面的球員,跟很多球員都能配合,蘇杯她每場都進出場名單,是因為她實力達到了,如果明年她站在奧運領獎臺,你可別覺得意外。”
(新華社記者王浩宇 王浩明 梁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