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杯綜述:中國一枝獨秀 諸強混戰新人冒頭

新浪體育訊 第十四屆蘇迪曼杯混合團體錦標賽在東莞落下帷幕,中國隊如愿衛冕成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六連冠偉業。縱觀本次比賽,可用中國一枝獨秀、諸強混戰亞洲包攬四強、日本首進決賽、名將優勢不可撼動、新人冒頭來形容。
中國隊一枝獨秀 實現六連冠偉業
中國隊在本屆蘇杯奪冠歷程總體比較順利,在小組賽中以5-0分別輕取德國隊和泰國隊,在1/4決賽以3-0完勝德國隊,在半決賽以3-1擊敗印尼隊,在決賽中以3-0橫掃日本隊,以五戰全勝僅失一盤的明顯優勢再一次衛冕成功。自2005年奪回蘇杯以來,連續第六次奪杯,實現了蘇杯歷史上空前的六連冠。
中國隊是唯一一支在五個項目均擁有世界頂級選手的隊伍,男單擁有林丹和諶龍兩位超一流選手,女單擁有李雪芮這位奧運冠軍,男雙擁有傅海峰、張楠及蔡赟等好手,可以組成不同的組合。女雙有于洋、馬晉、趙蕓蕾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壓陣,又有唐淵渟這樣上升勢頭明顯的新人冒尖,可以組成幾種不同的組合,混雙也有奧運冠亞軍組合張楠/趙蕓蕾、徐晨/馬晉,因此中國隊是一支幾乎沒有漏洞的隊伍,在整體實力上無人能及,取得冠軍是自然而然的事。
唯一出現問題的是男雙,蔡赟/傅海峰這對老將組合在小組賽打泰國時就贏得很艱難,在半決賽對印尼名將阿山/塞亞萬組合時以0-2敗下陣來,最終的決賽啟用了傅海峰/張楠的新老配對,他們頂住壓力為中國隊打響頭炮,為中國隊奪杯立下頭功。這說明中國男雙隨著風云組合年齡增大,過去的優勢已經消失,但新組合傅海峰/張楠未來依然可以期待。
林丹、諶龍實力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他們在五場比賽中贏的都比較輕松。李雪芮和王儀涵打的也比較順手,李雪芮在決賽中所展現的大將風度值得稱贊。由于世界羽聯對蘇杯出場順序的調整,過去經常打頭陣建功的混雙組合在本屆蘇杯半決賽和決賽沒有展示自己實力的機會。于洋/唐淵渟是臨時配對,在半決賽對波莉/馬赫斯瓦里時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下,靠很強的個人能力拿下了比賽,顯示了她們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個人能力。
唯一令人稍稍不安的是,為中國隊贏球的都是名將,年輕選手只有唐淵渟挑起了大梁,其他年輕選手還需要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在國羽的主力位置,畢竟里約奧運后要靠他們保江山。
諸強混戰 亞洲包攬四強 日本隊首進決賽
本屆蘇杯各隊的競爭相當激烈,第一級別比賽共有七場打成3-2,半決賽日本對韓國的比賽打了五個多小時,一直打到午夜0點以后才結束。獲得亞軍的日本隊在1/4決賽中險些被五名主力缺陣、名將約根森未上場的丹麥隊掀翻,一直打到第五盤的決勝局才以兩分之差險勝。丹麥隊雖然五名主力缺陣,約根森受傷未能在對日本隊關鍵一戰上場,但仍然和印尼、日本隊均打滿五盤才告負,也顯示出了相當強的整體實力。上屆蘇杯進入四強的泰國隊在小組賽中負于德國隊未能小組出線,賽前被視為中國隊最大的對手韓國隊在小組賽就以2-3負于馬來西亞隊,在1/4決賽也與馬來西亞隊打的相當激烈,最后以3-1取勝過關。
由于丹麥隊五名主力缺陣,最終亞洲隊包攬了四強。韓國隊整體實力和狀態與預期的有差距,在小組賽就輸給了馬來西亞隊,在半決賽中由于名將成池鉉被奧原希望拖垮、女雙和混雙水平明顯下滑,最終未能進入決賽。印尼隊由于男單名將蘇吉亞托的缺陣而實力受損,靠雙打的優勢打進四強。日本隊戰勝丹麥隊而首次進入蘇杯四強,隨后在半決賽又險勝韓國隊,歷史上首次進入蘇杯決賽,該隊隊員實力平均,排兵布陣的回旋余地較大,選手在比賽中斗志頑強,女雙有一定實力,男單、女單、混雙進步較明顯,而且隊員的年齡比較年輕,未來將是中國隊的主要對手。
名將優勢不可撼動 新人冒頭
本屆比賽各隊的名將表現比較穩定,林丹、李宗偉、諶龍、李雪芮、阿山/塞提亞萬、張楠/趙蕓蕾等名將表現出了高出其他選手一籌的實力,贏得比較輕松。本屆比賽涌現了一些新人,中國隊的女雙新秀唐淵渟是一位技術全面、心理較過硬的良將,日本隊的女單小將奧原希望、男單新秀桃田賢斗均有良好的表現。丹麥隊幾位新人阿塞爾森、斯杰菲爾德、科爾丁、蒂格森在主力缺陣的情況下,在比賽中打出了較好的水平,給各隊形成不小的沖擊,未來可能會成為高水平的選手。
(冰雪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