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赟細數戰拍利器 感謝父母半月工資為其買球拍

今天說球拍的故事。
我的第一把球拍是航空羽毛球拍,木制的。現在說起來當真是古董了,但當時絕對很珍貴,買到它花了父母半個月的工資。

我對這把球拍的珍惜可想而知,保護的很好,生怕磕到碰到,仿佛比自己還重要。每天能拿著它打球,心情特別好。那時候不像現在,不太會在乎它的功能性,只知道快樂地打球。
到了省隊,換了勝利,因為它是球隊的贊助商。那時候球拍沒有太多的選擇,教練給什么就打什么。
那個時候,最夢寐以求的拍子就是YY20,因為那是國家隊的專用球拍。自己99年進國家隊的時候,拿到這款球拍的興奮,現在都能回想起來。

這已經不是球拍,而是一個認可,一種象征。
YY20是經典,它的性能非常綜合。那個年代的球拍特點就是要適合大眾,不像現在有偏進攻的,有偏防守的。不光是我,這款球拍影響了好幾代人,好多球員拿著它成就了冠軍夢。
后來有了YY800,它是平頭型的代表,甜區面積大,更適合快速的雙打。因為雙打速度快,平抽更加多,所以準確度會降低。這款球拍甜區面積大了,對選手的擊球質量有了很大提高。
作為單打選手,選擇這款球拍的確實很少。我當時是單打,但是它適合我發球搶攻的打法,所以也成為我喜愛的球拍之一。
到了雙打組,我改打Ti10,我相信資深的球迷一定對這款球拍不陌生。

這是第一款鈦金屬球拍,在當時不管從科技還是性能都做到了完美,一上手就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我的第一個全英冠軍就是拿著這把球拍獲得的。
這把球拍開啟了羽毛球裝備的新時代,球拍的科技含量越來越多,而且款式顏色也更多選擇,不再像以前的球拍大都是黑色銀色灰色。
那時起,每年都有新款球拍涌現。YY每年全英賽時會讓明星球員使用當年的最新款式,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全英這個百年賽事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北京奧運周期,我也打過好幾款,其中最喜歡的還是YY900,這款球拍在對球的控制上非常出色,而且球拍頭部相對比較重,彌補了我力量小的不足,可以幫助我提升進攻的力量。
喜歡它還有一個原因,它是白色的,后期我的球拍還有握拍的皮膠都是白色。
北京奧運周期后,國家隊和李寧開始了合作,球拍也就更加個性化,突出明星球員,有定制款。我和傅海峰是李寧旗下品牌凱勝的代言人,所以我們一直使用凱勝。

凱勝C7也是我非常順手的拍子按,是照我的特點定制的。我喜歡重一點的球拍,尤其是拍頭要重一點,拍把要細。
這把球拍也是經過很多次的調矯,最后幫助我拿到了倫敦奧運會的冠軍。

很多喜歡羽毛球的朋友球迷都有問過我,什么球拍最好,我感覺球拍的好壞不只是價格,也不單單是科技,而是適合自己。
每個人特點不一樣,如果是初級選手,建議不要選擇太重的球拍,還有球線不能穿的太緊,動作的錯誤會讓大家容易受傷。
而高端球拍,功能性就比較強,這個時候的選擇就見仁見智啦。

(來源:和蔡赟聊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