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沈陽游泳館分級管理
本報訊(記者 唐葵陽) 8月2日,沈陽市衛生監督所公布全市36家游泳場館衛生質量綜合排名結果。上個月,衛生部門對這些游泳場館進行了衛生綜合執法檢查,根據檢查和測試的結果進行了此次排名。此外,從9月份起,衛生部門將對游泳館實行量化分級管理。當日,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排名依據哪些指標?
答:是依據游泳場館衛生監督量化分級指標,進行的衛生監督檢查和排名打分,主要包括衛生管理、功能區衛生、水質衛生、公共用品衛生和一般環境衛生共5個方面內容,涉及衛生指標44項。
問:量化分級管理是指什么?
答:游泳場館的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是根據相關衛生法律、標準和規范的要求,對游泳場館衛生評價項目進行量化,按風險度高低分為關鍵項目和非關鍵項目。通過衛生監督量化評價評定游泳場所衛生信譽等級,以客觀公正地反映其衛生狀況。
問:量化分級管理對消費者有什么作用?
答:通過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確定游泳場館的衛生信譽等級,并向社會公示,能有效增強衛生監督信息透明度,引導群眾健康消費,方便社會各界監督。
問:量化分級結果為什么到9月份才能公示?
答:量化分級評定過程不是簡單的評優活動,衛生信譽度等級的確定將指導衛生監督機構的監督頻次,引導群眾消費方向,因此需要給予游泳場館提高和改善衛生條件的時間,所以最后評定工作要到九月份才能完成。這期間我們會通過對游泳場館的衛生專項整治工作,兩次公示游泳場館衛生質量排名或水質抽檢結果,在7、8月份為消費者提供游泳場館衛生安全信息。
七月份游泳池專項整治工作檢查排名
相關新聞:個別游泳館池水是綠的……
近日,沈陽市衛生監督所對全市36家游泳場館衛生抽查,發現不少問題。
水綠不一定是好事
“選擇游泳館,可別光挑池水清澈、碧綠的!”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一些看起來碧綠的泳池游完后,眼睛干澀,皮膚騷癢,嗓子難受。追查原因,源于氯氣超標!
這位負責人稱,檢查中一些場館在泳池余氯含量項目上出了問題。泳池水質檢測中,游離性余氯是主要衛生指標,“它能起到消毒、預防疾病的作用,但濃度應該保持適中,否則反而對人體有害。”這位負責人說,濃度過低達不到殺菌目的,過高則會刺激人的黏膜,并使頭發褪色,且水中生成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物質會“很嗆人”,“游離性余氯超標的游泳池,有的看起來水很碧綠。”
浸腳池就像魚缸
衛生監督人員在檢查時還發現,一些游泳館沒有強制噴淋,浸腳池也不符標準:在一家場館,浸腳池只有普通家用洗手池大小,里面的水已結了一層綠苔。“冷眼瞅過去,這更像一只魚缸,誰會到這里浸腳呢!”泳客感嘆。
“不噴淋,不浸腳就下泳池,會對泳池水質造成影響。”衛生監督人員介紹,按規定,浸腳池必須與通道同寬,泳客入泳池前一定要淋浴、浸腳,可減少身體上的汗液、細菌,對控制池中的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渾濁度等都有幫助。
此外,檢查中發現,部分游泳館的檢查崗只是擺設,并未真正起到檢查游泳者健康狀況的作用。全市36家游泳場館,強制噴淋、浸腳池設置布局合理的占83%,主動設置自助消毒投藥系統的占79%,設置配備PH值等設備的占86%。
本報記者 唐葵陽 攝影 王江
上一篇:游泳館應納入全民運動健身場所管理
下一篇:湘潭大學體育館智能化系統工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