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龍要當真正一哥需學會取舍 重視大賽才是王道

體壇+特約記者付麗報道
當全英的噱頭都在林丹和李宗偉身上時,諶龍被爆冷出局的消息已經被淹沒了。
當然,這不是諶龍第一次早早出局,這也不是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或事關集體榮耀的湯姆斯杯或蘇迪曼杯。自然算不上讓他被定義為“掉鏈子”。

畢竟,全英賽再受關注和追捧,也只是一項超級賽而已。競技賽場,沒有誰會戰無不勝,再長的連勝都有被終結的一天,再傲人的記錄都有被追上的一天,再強的王者也有被雨打風吹去的時候。即使是神級人物,喬丹也自然輸球,費德勒也會敗在籍籍無名的小將拍下。
其實,去年的全英賽,頭號種子諶龍也倒在了第二輪。還記得那時的言論么?總有人擔心,如此重要的一站熱身賽,早早倒下,這可得給奧運備戰吹響警鐘。但后來的故事結局早已寫好,里約奧運會的冠軍,不是林丹,不是李宗偉,而是曾受過太多爭議和詬病的諶龍。
競技賽場,尤其是體制內的項目,奧運金牌是王道。當諶龍終于站上夢寐以求的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時,他心中以往曾有過的壓抑,徘徊和痛苦終于可以一笑而過了。腰板贏了,地位有了,諶龍是現在中國羽毛球隊的男一號了。
以前,世界第一寶座的周數再長,沒有奧運金牌墊底,一切都不作數,沒有人會把諶龍當做是領軍人物,也不會把他看做是男單絕對的王者。畢竟,你的榮譽簿里,缺少含金量最高的一份榮耀。這個道理,身在其中的諶龍,其實比誰都清楚,他自己就說過,“競技體育的殘酷的一點是,贏了意味著一切,輸了沒人看到。”
林丹再牛,再想堅持,畢竟即使真扛到東京,他都37歲了。且不論競技狀態如何,身體機能的下滑會讓他吃不少苦頭,小將們如狼似虎的挑戰也會讓他防不勝防。
諶龍呢,28歲的他正值當年,再打到東京順理成章。不過,隨著年歲的增長,諶龍該明白,在新周期,自己參賽或者說對大賽的重視程度也應該有所取舍。世錦賽、蘇迪曼杯和湯姆斯杯以及重要的超級賽,該拼的拼,該爭的爭。畢竟,這些重要的賽事,有更強的對手,更多的積分,是更能證明自己的大場合。
更多好玩有趣的體壇爆料,就在體壇+官方微博:體壇加,體壇+官方微信公眾號:體壇plus
更多精彩請關注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