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冠成國羽一道坎! 蘇杯之行能否破沖七魔咒

21日,2017年世界羽壇首個頂尖級大賽——第15屆蘇迪曼杯賽將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點燃烽火。1995年至2015年期間舉行的11屆蘇杯賽,兵強馬壯的國羽實現了10次捧杯的空前輝煌,這期間相繼創下四連冠、六連冠奇跡。種種跡象表明,本屆蘇杯賽是近20年以來這項大賽爭奪最激烈的一次戰役,需要提醒的是,七連冠不僅是國羽征戰蘇杯的一道坎,也是這支團隊在另一項大賽——尤伯杯賽的一道坎。此番黃金海岸之行,國羽能否破解這個魔咒?
23年前 尤伯杯沖七遇阻
1984年,尤伯杯世界女子團體錦標賽首次出現中國運動員身影。上世紀60年以來,中國隊一直是女子羽毛球領域的最強隊,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國羽才獲得國際羽聯主辦的賽事比賽資格。
中國女羽整體實力本就高人一籌,一旦獲得大賽名額,其沖金勢頭無隊可擋。1984年,中國女羽以5:0的相同比分完勝5支隊伍,無可非議地奪得冠軍。此后幾屆比賽,中國女隊有一騎絕塵的豪邁,也有被對手糾纏的煩惱,征戰過程不一,結果一樣——奪冠。2002年尤伯杯賽,當新秀葉釗穎在中韓決戰第5盤險勝對手時,中國女羽完成了尤伯杯史上第一個六連冠!
兩年后的新一屆尤伯杯,中國女羽沒有上屆那么好運了,與印尼隊苦戰5局后飲恨而歸。那場失利,中國女羽運氣欠佳是一個因素,隊伍青黃不接也是不爭事實。七連冠,意味著一支隊伍要在10多年內持續領先世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七年前 尤杯七冠仍是坎
1994年和1996年,中國女羽連續兩次沖冠未果。結果有些憋氣,但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女羽國手在失敗中不斷走向強大、成熟。1998年,中國女羽以無可非議的實力從印尼人手中奪回闊別4年之久的尤伯杯,開始建隊史上的二次輝煌。
2000年尤伯杯,中國女羽以不失一盤的壓倒性優勢衛冕;2002年尤杯決賽,中國女羽3:1打得韓國人心服口服……當女羽國手在2008年尤伯杯又一次登上冠軍領獎臺之時,這支英雄團隊悄然間又一次創造了六連冠奇跡。
經歷了北京奧運會輝煌之后,以新人為主的中國女羽踏上了2010年尤伯杯征程。當時,中國女羽單雙打俱佳,單打擁有1號種子王適嫻等后起之秀,雙打擁有1號種子馬晉/王曉理等青年才俊,對外戰績優勢明顯。不過,尤伯杯奪金難度非國際公開賽等賽事所能比擬,中韓決戰,中國隊員為自己的年輕付出了昂貴代價。那一戰,“世界1號”王適嫻、馬晉/王曉理先后出人意料地敗北,1:3!中國女羽又一次因自己的年輕,再次遭遇夢斷七連冠的厄運。
這個月 蘇杯沖擊七連冠
如今,沖擊七連冠的機會又一次出現在國羽眼前。2005年至2015年舉行的六屆蘇迪曼杯,國羽無一例外地摘得桂冠,輝煌一時的國羽,第三次將準星對準“七連冠”。
毫無疑問,這是近20年以來國羽最艱難的一次蘇杯征程。1995年5月,國羽以弱勝強首次嘗到蘇迪曼杯賽冠軍滋味。1997年以來,國羽除2003年蘇杯賽大意失荊州外,余皆笑到最后,這期間的10屆賽事,國羽奪金過程幾乎未費吹灰之力。
不過,如今的國羽遠不及往日那么強大。這幾年,國羽換血工程完成得不算順利,整體實力出現下滑,這一走勢在后里約奧運表現得越發明顯。還有,不久前國羽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一系列背景下,國羽奔赴黃金海岸,難免讓人捏一把汗!
21日開戰的新一屆蘇杯賽,有可能出現兩種結果:一、黃金海岸之行成為國羽第三次輝煌的前奏曲,其意義甚至類似于1995年蘇杯賽。二、“七連冠”將成為國羽乃至國際羽壇一道“哥德巴赫猜想”。
(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