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的體育設施和場地是殘疾人所期待的
在此次青海殘疾人運動會田徑、跳遠、游泳、舉重等比賽中,都能看到殘疾人運動員奮勇拼搏的身影。然而,不少人都反映:日常體育設施陳舊有限,沒有殘疾人專用體育設施的現狀令他們頗感無奈。
“我從來沒有在鋪著木地板的籃球場上打過籃球,那感覺真棒。”家住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都鄉的旦正才讓比劃著手勢表達,村里沒有專門的籃球場,只有一個籃球架,他和伙伴們打籃球時總是塵土飛揚。
這次運動會,旦正才讓和其他5名聽力殘疾運動員代表海東市參賽,其中有一名隊友已經進入了800米決賽,大家顯得都很興奮。其實讓殘疾人學生去訓練、去比賽,并不是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更希望他們通過比賽增強信心,變得更加開朗。
這些有限的體育設施都是金屬質體,很堅硬,容易發生意外損傷,這也會降低殘疾人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盡管這幾年國家的政策好,對各地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很大,但是卻很少有專門針對殘疾人的設施和場地。
運動器材都是按照正常人的身體結構和動作習慣設計制造的,在沒有合適體育器材的情況下,多數殘疾人只能從事跑步、散步等為數不多的簡單鍛煉。作為青海省體育運動學校的一名老師,他說:“很多肢體殘疾的人如果不加強鍛煉,肌肉很容易萎縮,會進一步加重生活的負擔。”
現在很多聾啞人都很喜歡踢足球、打籃球,但是比賽時裁判的哨聲他們聽不到,也無法指揮,如果能增加人員,以舉旗或其他形式告訴他們規則就更好了,我們期盼社會各界能更多地幫助殘疾人,在體育器材、設施上多一些人性化的設計,讓殘疾人在運動中找回自信和快樂
上一篇:體育事業發展帶動PVC熱潮
下一篇:體育運動為朝韓交流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