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俱樂部獲得的最高榮譽
2013年11月9日晚,廣州天河體育場,一個叫穆里奇的巴西人向同為巴西人的埃爾克森送出一記漂亮的直傳,后者面對對方門將推射球門右下角命中。正是外援的配合,讓廣州恒大足球隊在主場1:1戰平韓國首爾FC隊。恒大上輪客場比賽與對方打成2:2,兩個回合雙方總比分3:3。恒大最終憑借客場進球多的優勢站到了亞足聯冠軍聯賽的冠軍領獎臺上。
舉國歡騰,普大喜奔。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引了媒體人石述思的話:“恒大亞洲奪冠是對三中全會一份厚禮。改革任務很重,足球卻驗證了一個道理:在不差錢的中國,只要用錢的主體是企業,錢用對地方,還是可以出成績的,相信市場,相信企業,相信職業化,"土豪"主導比政府主導強。”
央視新聞聯播在比賽當晚兩次連線恒大決賽現場,前后耗時將近4分鐘,這是極為罕見的。河南商報官方微博表示:“事實證明只有河南人才能救中國足球。”恒大俱樂部老板許家印是河南太康人。
中國足協向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發去賀信稱,這是2009年亞冠改制以來,中國足球俱樂部獲得的最高榮譽。比賽當晚,在成都一家酒吧,幾名中國球迷和韓國球迷為比賽是否公平大打出手。網絡上,有人發出了“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足球”的說法。一時間,網民們對許家印本人更是贊美有加,一改對房地產商人“暴利”的質疑,房產商人似乎開始“一好遮百丑”。
當下太需要一個勝利了,尤其是一個來自民間的勝利。足球不過是一項運動,許家印不過是一位商人,在我們這里,卻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對“土豪”的褒獎,對政府僵化管理的批評,對地域文化的弘揚,對商業領域的再認識,對民族自尊的肯定。足球就這樣被打扮起來,承載了它根本背負不了的意義。
這樣是不是太注重輸贏,而忘記了足球本身?也許,中國球迷還沒有走出歷史陰霾,是一群再也輸不起的人。
足球競技原本應該沒有國界。球迷為輸為贏,為死為活,是個人的事情,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將一場足球比賽的勝利上升到為國家“獻禮”的高度來贊揚,或許就與競技體育的精神越行越遠了。競技,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爭,而是展示自己對該運動項目的理解與熱愛,比分的輸贏只是鼓勵大家把技能展示得更加完美。這就好比,我們在看世界杯足球比賽的時候,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種展示完美風格的競技,而不是保存實力的策略性比賽。
同樣,社會的競爭也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各自建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美國人搞互聯網,德國人潛心機械制造,日本人做家用電器,也造更便宜的汽車。大家各得其所,各得其樂。對中國足球而言,如今最要緊的是,不要因為一場比賽的輸贏,再欺騙自己擁有了整個世界。
亞足聯第一副主席、國際足聯執委張吉龍并不認可恒大在足球投入上采取的“高舉高打”做法。他認為在中國足球目前現狀下不應提倡高投入做法:“這容易造成企業間互相攀比,不利于中國足球健康發展。我們應該夯實基礎,而非滋生泡沫,高投入不一定有高產出。”
如果全民的體育素質得不到提高,普遍的體育教育得不到重視,由廣州恒大發起的足球“自強運動”最多也就是“舉國辦體育”的民間翻版,甚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足球“洋務運動”。
足球的魅力在于,它需要策略和配合。球隊如果不能有內在環境和機制上的完善,即便用再多的錢引進再好的球員,也不能對其長遠的成績過于樂觀。好比當年大清帝國從英國、德國訂購世界上最先進的船艦,在裝備上組建了亞洲最強大的海軍,可在甲午海戰時面對內生發力的日本海軍,還是一敗涂地。
一場足球比賽的勝利,終究不能證明國家強大了,中國夢實現了。體育運動本身的價值,是讓國民的身體更強壯。而當我們的孩子普遍還在題山題海中奔襲,市民在城市中往往難以找到可供鍛煉身體的場地時,我們更不能因為一場勝利而忘記體育事業的目標。
恒大贏得亞足聯冠軍聯賽的冠軍,本賽季的亞冠總獎金額達到1.57億元。而同場競技的首爾FC如果奪冠,獎金還不到這個數字的八分之一。這一大手筆的獎金,讓拜仁、皇馬這些歐冠球隊也相形見絀。
足球是一項體育運動。人們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球迷贏球了可以高興,輸球了可以沮喪。可是,如果因為幾個外國人為中國的足球俱樂部打進一粒球,便開始舉國歡慶,那么,是不是這里面賭口氣的成分比足球本身帶給觀眾的喜怒哀樂還多呢?的確,泱泱大國,經濟數據一直持續高漲,足球成績卻一直持續下滑,這讓很多人覺得面子上掛不住。
面子終歸只是面子。我們如果把面子的問題當成錢的問題,把球員的問題當成足球的問題,把金牌的問題當成體育的問題,那么最終會對這個社會的問題產生錯覺乃至誤判。
歷史的進步并非能夠一蹴而就的。中國足球的新生,乃至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也并非一場比賽、一個足球俱樂部所能完成的。每一件事情向前推進,都有循序漸進的步驟。歷史的力量是不可阻擋的,慢或者快,我們終將迎來足球運動真正屬于中國人生活的那一天。
下一篇:參加科技體育鍛煉對孩子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