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資深自由攝影記者梁家樂:用鏡頭傳遞羽球之美
文 Ltao
一個偶然的機會,經《羽毛球》雜志主編王渝燕老師介紹,我們有幸結識了資深羽毛球自由攝影記者,來自中國香港的梁家樂先生。
武漢湯尤杯比賽期間,世界羽聯(WBF)歷史性地將“最有價值服務獎(Meritorious serviceaward)”紀念金牌頒發給一位新聞工作者——來自中國香港的自由攝影記者梁家樂先生,以表彰他為宣傳和推廣世界羽毛球運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羽毛球場上不知疲倦的攝影師
放眼當今世界羽壇,專職拍攝羽毛球項目近30年的攝影師恐怕只有梁家樂一人。在閑談中,梁家樂告訴我們,他從1980年開始愛上了拍照,而迷上拍羽毛球項目則緣于他的恩師路易斯·羅斯。
今年已經80多歲的路易斯·羅斯是拍攝羽毛球運動的先驅。當年,梁家樂第一次買了路易斯·羅斯拍攝的羽毛球項目專輯,便里面一張張精美的圖片所吸引。于是,喜愛羽毛球運動、平時常在香港一家俱樂部教球的梁家樂便決定要像路易斯·羅斯一樣,把鏡頭對準他所喜愛和了解的羽毛球項目。
上世紀80年代,還沒有數碼相機,拍照都是用膠片,然后沖洗,對于收入微薄的梁家樂來說,這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但他樂此不疲,常常一拍就是30、40卷膠卷,然后還要拿到外面去沖洗。
1986年的香港公開賽,梁家樂第一次走進賽場拍照,這讓他興奮不已,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此后,幾乎每一屆世錦賽、湯尤杯賽以及后來的蘇迪曼杯賽、奧運會等重大比賽,梁家樂都鮮少缺席,成為羽毛球比賽場上名副其實的常客。因為經常出現在大大小小各類羽毛球比賽中,梁家樂與越來越多的運動員、教練成為朋友,只要他一舉起相機,出現在他鏡頭前的每一個人都會非常配合。與此同時,他也與世界羽聯的各級官員們熟絡起來,在辦理證件方面獲得了許多的便利,有段時間,儼然成了世界羽聯的專職攝影師。
回憶起自己剛開始拍羽毛球比賽的情景,梁家樂笑著說,當時不知道從哪里申請證件,就是硬闖進去的。后來,通過比賽認識了世界羽聯的人,只要我提出申請,他們都會幫我辦理證件,一路暢通。
今年5月在武漢舉行的湯尤杯賽,已經是梁家樂第11次拍攝這一大賽。置身于一群年輕、體力充沛的攝影記者當中,梁家樂依然顯得很特別。每天,他的身影不僅出現在比賽場地內的攝影專區里,更多時候,他會手拿相機,一會兒出現在看臺上,一會兒出現在運動員入口處,見到有意思的場景馬上就拍。他最喜歡的就是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地拉著身邊的人一起玩自拍,每次拍完就會拿著相機給大家展示。盡管他的普通話很爛,和大家交流有些困難,但他充滿活力的肢體語言和孩子般的笑容,能夠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無論認識還是不認識的人,都愿意配合著他一起在他的鏡頭前做出各種開心、搞笑的表情。
還要再拍二十年
梁家樂今年已經53歲了,在去武漢采訪湯尤杯賽前的一個月,他剛剛過完生日。當得知自己將要獲得世界羽聯的嘉獎后,他興奮得就像個孩子,碰到相熟的記者朋友,便問頒獎那天“你會不會去呀”、“記得要給我拍照呀”。遺憾的是,那天上午,世界羽聯的會議時間嚴重超時,原定的會后新聞發布會因此取消。結果,在給梁家樂頒獎時,現場沒有一位記者到場。
不過,梁家樂還是請朋友幫忙錄了一段得獎的視頻。從他給我們展示的視頻中,我們看到,在賽場上從來都是休閑裝扮的梁家樂難得地穿上了西裝、打上了領帶,足見他對這個獎項的重視。
在獲獎致辭中,梁家樂表達了他希望能為世界羽毛球運動再拍照20年的美好愿望,他想一直拍到世界羽聯的百年慶典……盡管那時他已經70多歲。
其實,能夠堅持拍羽毛球長達近20年,對梁家樂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他永遠的笑容背后,隱含著生活的艱辛。
作為自由攝影師,不僅拍照的所有花銷,還有參加比賽的路費、住宿等都要自己負擔。盡管從1989年開始至今,他一直是一家德國羽毛球網站的特約記者,但也是按照圖片的使用量取酬,一張照片20到30美元,這點收入不足以支撐他跑遍各個賽場。有時,也會有些一些羽毛球器材廠商找他購買圖片,但因為要求較高且購買數量有限,相對于他的開銷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梁家樂說:“香港是一個現實的社會,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會為羽毛球這樣的小項目設置長期、固定的攝影記者職位。”為了掙錢,梁家樂平時還要在一家俱樂部教球;為了省錢,每次去采訪比賽,他都盡可能地把費用壓到最低,買最便宜的機票,找最便宜的酒店,有時甚至會到朋友家打地鋪。
去年,梁家樂得了一場大病,腦子里長了個腦垂體瘤,壓迫到視神經。那段時間,他的情緒非常低落,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視力會嚴重下降,再也無法拍照了。去年4月初,經過再三的思想斗爭,他終于決定做手術切除腫瘤。令他開心的是,手術相當成功,盡管人瘦了大半圈,體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但視力總算是保住了。經過大半年的休息,他感覺視力已經恢復了7、8成,便又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機,出現在他最熱愛的羽毛球賽場上。
拍羽毛球拍了這么多年,梁家樂對于攝影、對于羽毛球運動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他的照片也很好詮釋了羽毛球運動所特有的激情和魅力,將一個個精彩的瞬間轉化為永恒的經典。
在藝術風格上,梁家樂注重作品的內涵,每張照片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在他的鏡頭中,主角不單是場上光鮮的明星球員,還有場下球員們的艱辛、痛苦、歡樂和情感,也有場邊教練、裁判、官員、工作人員、場外球迷觀眾、業余羽毛球人士。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所有熱愛羽毛球運動的人!在他的攝影作品中,有球員汗水迸灑的定格,有陶菲克摔拍時球拍爆裂的瞬間,有李宗偉意外受傷退,坐著輪椅離場的痛苦一幕……至今,讓梁家樂最滿意的作品則是1993在香港舉行的亞錦賽上的一組及時報道。據他介紹,當時中國隊的男雙主力鄭昱閩比賽中突然心臟驟停,當時現場有7位對他進行急救,終于救醒。他在現場連環拍下了這一過程,這組照片被世界羽聯采用,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感謝命運,感謝醫生,讓我恢復了70%的健康和80%的視力,讓我可以繼續我熱愛的羽毛球攝影事業。”梁家樂興奮地說,“我喜愛羽毛球運動,是因為熱愛、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都充滿了健康、陽光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