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熱潮讓我市羽毛球乒乓球等場所異常火爆
隨著市體育部門近年來的大力推廣和倡導,我市的全民健身運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花錢出汗”、“花錢買健康”等運動消費理念成為一種時尚風氣。這股風氣的形成也使得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經營性運動場所在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猛冒出來,有些甚至出現排隊等場地的局面,而曾經一度被列為“沒落貴族”的保齡球、桌球運動項目也借助這股風氣重整旗鼓以圖東山再起。
羽毛球乒乓球最火爆
如果是夏天,在我市最熱的消費性運動項目當屬游泳,而就一年四季來講,熱門的項目還有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網球、足球、武術、跆拳道、健身操等等,可以說,只要你喜歡體育運動,總能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項目。而眾多消費性項目中,羽毛球和乒乓球尤其火爆。據粗略統計,僅在中心城區,上規模的羽毛球館至少有十家,每逢黃金時間,如果沒有提前預訂場地的話,幾乎只能是望場興嘆,而潮汕、正大兩大體育館由于帶有看臺,場面更為火爆。據了解,羽毛球館的收費一般按時間段分為三個檔次,早上7時至9時,每人5元,而上午是每場15元,到了下午和晚上,收費就達到25至30元。乒乓球館的規模和參與的人群與羽毛球館差不多,其收費標準一般實行會員制,會員費統一為100元,加入會員后每次到球館打球,只需花10元就可打個痛快。
一般來說,三五個人結伴參加乒、羽運動,一次的花費大約為50至100元,羽毛球的消費要大于乒乓球,如果長期參加,每人每月花費約為500至1000元,這樣的消費對于大多數白領階層的中青年人士來說,不是一筆大數目。此外,這兩項運動項目我市均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不太受場地限制。諸多原因使得火爆起來。
“貴族運動”項目受冷落
與羽毛球、乒乓球項目的火爆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被冠上“貴族”身份的保齡球和桌球,這兩個項目被冷落至今已長達十年之久。
上世紀90年代初,保齡球和臺球披著“貴族”外衣進入汕頭,恰逢當時汕頭人口袋里普遍比較充實,甫一亮相馬上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據悉,當時一局保齡球的收費為30元,兩三個人去打一場球,加上租鞋、茶水等消費,三五百塊錢不在話下。而桌球的消費雖然比不上保齡球,但一小時40元的收費也不是一般工薪階層所能接受。盡管如此,由于這兩項運動在當時多少被視為身份的象征,盡管價格昂貴仍讓許多人趨之若鶩,排隊等打球的場面比比皆是。一見有利可圖,不少投資者一涌而上,于是,一個個上檔次的球館相繼建成。據市工商局統計,在全盛時期,汕頭有注冊的保齡球館有八家,加上一些酒店的配套,全市的保齡球道大約有400條,而上規模的桌球城在全盛時期則達到22家。
可惜好景不長,輝煌的場面只持續了三五年之久,到了上世紀90年代后期,這兩個項目隨著汕頭經濟的降溫而降溫。經營者于是采取降價來留住顧客,其中保齡球從打一局送一局開始一路下跌,到了本世紀初,有個別球館白天的價格竟然降到2元一局。而桌球也降到了一小時20元的底線價格。不過降價并無法挽回昔日風光,反而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于是逐漸失寵,變成了“沒落貴族”,球館也相繼關閉。到目前為止,保齡球館只剩海霸王一家,而桌球城也只有華美桌球城等六家仍在經營。
保齡球走近市民
隨著我市全民健身運動如火如荼的開展,給這兩項“貴族運動”運動帶來的轉機,經營者開始重整旗鼓以圖東山再起。大約一個月前,海霸王球館將球道修建一新后把消費價格按時段分為6元、8元和12元,再印發免費券向我市一些機關、事業和大型企業單位廣為派送。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往日門可羅雀的保齡球館逐漸熱鬧起來(如圖)。經營者告訴記者,現在先把人氣積聚起來,接下來還將請體育局出面組織一場全市性比賽。
其實,這兩項運動如果脫下其“貴族”外套,本身仍有相當大的魅力。據悉,但打一局保齡球的運動量相當于步行一公里,而且長期從事這項運動對頸部和腰部都有好處,比較適合于整天端坐辦公室出入坐汽車的人士。而桌球運動則更像是腦力運動,因為在打第一個球的時候,還要想好如何打好第二個、第三個球,有時還得給對手制造點“麻煩”。而這兩項運動的共同特點就是,可以邊運動邊談天說地。“這兩項室內運動稱得上是都市里高雅的體育運動,適應的人群比較廣泛。”市體育局局長蔡述彪說,目前我們高興地看到,經營者們已經開始重整旗鼓,他們這樣做不僅有效地讓社會資源不致于白白浪費掉,還給廣大群眾提供多一個運動健身的去處,我們應該感謝這些有眼光的經營者。
下一篇:論證一下開羽毛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