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會所經營成功案例分析
體育會所經營成功案例分析
1、體育會所經營模式之一:社區配套+平民化運營+廣告效應=間接盈利
案例:廣州的祥景花園的體育公園,務實而不追求盲目奢華,以體育會所服務和活動組織觸動房產銷售,創造間接盈利的模式。
祥景花園位于廣州市風景秀美的白云山下,位于城鄉交界的黃石路,曾獲“廣州市綠色社區”等一大堆稱號。該樓盤平均樓價每平方米3700元,在廣州屬中檔樓盤,開發商沒有為了配套投資搞豪華體育會所,而是投資近3000多萬元(包括買地)建成適用性很強的“祥景體育公園”。
該公園占地3萬平方米,是廣州市區內目前生活小區中規模大、設施全、功能完備的體育公園之一,內有8個羽毛球場、3個籃球場、兩個網球場以及足球場、乒乓球館、游泳池等設施。體育公園由開發公司下屬的物業管理公司承包經營。
(1)定位問題
開發公司老總說:“體育公園運作,本來就不是掙錢項目。我們也沒想回收建設成本。因為體育公園的投資實際上用的是‘廣告投入’。每年400萬在各大報紙擠的廣告,效果還不一定有這個體育公園好。”
設施很簡單,場館沒有中央空調———經營沒有空調費開支:羽毛球館是水泥地的———容易維護;為了提高利用率,公園小道被設計成跑道,都涂上了彩色的球場漆,而且還有起點、終點、100米、200米……標志,為小區居民的科學健身提供條件。
設施檔次不高,自然收費不高。白天,羽毛球一小時20元,業主優惠八折。
所以總的說來,一是設施實用,維護成本不高;二是不用回收建設成本。公園一年收入二、三十萬,雖然沒有大賺,起碼也不虧本,于是祥景體育公園就有了活力。
(2)融入大社區
祥景體育公園打開了大門,所有鄰近小區居民都到他們這里來健身,對業主則有業主優惠和會員優惠價。“祥景”所在的白云區沒有區屬體育場館,群眾體育活動絕大多數都在所屬區的樓盤體育場館進行。祥景自己還有籃球隊,常常約人來此較量,一次次的活動帶旺了人氣,“廣告”作用確實不錯。
打開大門,與其他社區融合,既擴大的經營市場,又聚集了人氣;不僅業主們有了活動場地,還為附近群眾提供了能享受得起的體育場館設施,祥景體育公園一舉三得。
“祥景”為全民健身出力,“體育”也回報了祥景花園——公司主管廣告的李峰先生說:公園建成后,人氣旺起來,樓盤賣得更快了。
2、體育會所經營模式之二:泛會所模式---區域群運中心+專業服務+品牌經營
案例:好家庭桃源居社區體育會所。該會所是由深圳好家庭健身公司與桃源居發展商(航空城集團)聯手打造社區體育會所,該體育會所號稱目前國內地產項目中配套最全,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備,會員資源最豐富的房地產社區體育會所,具有典型的推廣和示范效應。
桃源居的5萬戶社區居民,只要想參加體育鍛煉,不用出社區,就能各取所需。該社區也將每年的3月13日定為桃源居居民全民健身日。
好家庭桃源居社區體育會所,是由桃源居實業(深圳)有限公司投資4000萬元建設的中國最大的社區型體育會所,面積達5.5萬平方米,并委托深圳好家庭健身有限公司經營管理。
(1)經營項目和內容
社區體育會所分為室內健身區、球類運動區、體育休閑運動區、青少年運動區及生態保護區。康體項目包括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20多個健身活動場所,能夠充分滿足社區不同群體居民對健康生活的不同需求。
室內健身區:設有乒乓球室、桌球室、羽毛球館、壁球館、健身中心、冥想館、網吧、咖啡廳、專賣店等項目;
球類運動區:該區是森林體育公園最大的草坪空間與競賽區域,占地12000平方米,包括兩個標準籃球場、三個網球場和一個標準足球場。
體育休閑運動區:該區依山而建,擁有6道標準游泳池、寬敞風箏陽光草地、生態廣場、森林浴場、森林疊瀑群探險區、風箏大草坪及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棋藝溜鳥活動區等。所有景點采用石木材料和南方特有的植物配置造型,構成一幅具有南國海邊情韻的美景。
青少年運動區:該區專為社區青少年朋友建設,包括海韻廣場、彩繪魚類、風標大木塔、森林攀爬玩具等。攀爬玩具為孩子們提供充分的鍛煉機會,通過推、拉、蹦、跳等力量動作,在游戲娛樂中完成了健身運動。而兒童游樂場中的秋千、平衡木、滑梯、搖椅等,為較小年齡的孩子們提供了接觸自然、親近自然的樂土。
同時,該社區會所還將利用毗鄰深圳清華大學實驗學校的優勢,以孩子為核心帶動家庭加入到社區體育活動中來,開創學區體育建設和全民健身服務系統相結合的新型社區體育模式。
(2) “泛會所”概念 www.koksoft.com
服務社區健身是深圳XXX公司參與構建社區體育服務體系的思路。
“泛會所”的“泛”,是指運動項目的廣泛。這并不是要求在社區中必須建設廣泛齊全的體育運動場地設施。在不能建設較多項目場地設施的社區,也可以通過“泛會所”概念構建社區體育活動中心,組織群眾走出社區開展各種體育活動。
XXX提出建設以室內健身房為主導項目,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為輔助項目的社區體育活動中心。以室內健身房為主導,有四個方面原因:一、有教練指導的器械健身,并輔助體質測試,為實現科學健身,提供了科學的硬件和軟件基礎。二、室內的場地,為社區體育中心的經營管理、活動組織提供空間和可能。三、可以收費,這樣就能夠有一定的收益,可以發展。四、可以招攬人才,建立經營管理組織。
以室內健身房為根據地,建立的社區體育活動中心,組建社區體育運動經營管理隊伍,根據社區群眾(會員)的需求和消費能力,組織成立各種體育運動興趣項目小組,每個小組,定期組織活動,適當收取少量的費用。體育活動即可以在社區內,也可以到社區外。比如,某某社區蹬山小組、野營小組等等,定期組織一些活動、培訓等。
社區有社區的優勢,相對商業體育俱樂部來講,目標客戶集中,比較容易組織,信息在社區內很容易傳遞,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便利條件,來組織各種項目的體育活動。
“泛會所”是一種多元化的經營,不僅能夠為社區體育組織的基本運營帶來必要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給群眾帶來切實的好處,使群眾對社區體育組織產生凝聚力,為豐富的群眾體育活動開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體育會所經營模式之三:針對社區特點+開發精品項目+平價優質服務
案例:廣州的駿景花園體育會所。駿景花園是廣州著名的樓盤之一。駿景花園的體育會所很簡單,就是體育場地加上一個大會議室。管理者是公司下屬的專業“會所管理公司”,與物業管理公司是兄弟關系,既分開管理又能合作搞活動。
與別的會所不同,這里體育場地里十分熱鬧,既提供業主們的體育需要,還能略有盈余。這里的10張乒乓球臺、2 塊室內羽毛球場、5臺桌球、健身室,壁球、游泳池……因為經營良好,恒溫游泳池也已經建好。
一位住在這里的朋友告訴記者:體育場地很熱:羽毛球場要提前一周預定,乒乓球臺一到晚上也都擠滿。廣東是“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所以朋友來訪,就請他們到會館去活動活動,沒有預約是定不到場地的。這位業主介紹,到夏天,一家三口下樓游泳。費用分為賓客、業主與會員。體育設施有相當檔次,服務周到,價格相宜。比如游泳,業主價是12元一場,小孩8元,他們家夏天每周游一次,一個月也要100多元。游泳池每天都滿滿的,小區里有兩三萬人,所以會所僅游泳池的收入就很可觀。
“我們的服務是酒店標準的,管理人員需經過培訓。舉個例子:客人到了這里,缺了什么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可能解決,甚至可以專程為之外出購買。一些體育培訓班請的教練都是體育院校或是運動隊的專家。”業主朋友告訴記者說,他就曾見過山東省的某位游泳名將到過這里執教。
此樓盤開發商在廣州還有好幾個大型樓盤,會員卡可以在這些大型樓盤體育會所通用。業主們與朋友、親戚之間往來時,搞些體育活動聯誼一下,十分便利。
開發商離開后,樓盤的體育會所只有管理好,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充分利用,小區群眾才能得到良好的體育服務。
事實證明,大樓盤,固定人口資源,齊全而有相當檔次的體育硬件設施,周到的人性化服務,能令這些小區體育會所紅火起來。
4、體育會所經營模式之四:打造以康體和文化活動為核心的都市一流俱樂部
案例:上海鴻藝會。該會所定位為上海這個國際性大都市眾多私人會所的先鋒,一個精致的私人會所及其體現的會所文化皆是把豐富會員生活內容、提高生活品質作為服務的重點和宗旨。其目標是為廣大會員及他們的家屬提供一個優越良好健康的環境,會所的各式活動和完善的設施是為了給會員創造健康、休閑、社交、娛樂的生活而準備的,尤其是為年輕會員生活得更加愉快和輕松而度身定制的。
該會所有豐富的硬件設施:健身房、室內外游泳池、練舞房、壁球房、籃球場、室外攀巖、兒童游戲室、水療中心、美發沙龍,還有西餐廳、貴賓房、宴會廳、咖啡廳、會員吧、圖書館、花店等。
鴻藝會會員刊物印制得非常精美,上面的活動內容更是引人入勝,平均每月都有4次大型活動,例如:兒童冬令營、室內馬拉松、室內滑冰、潮州食品節、復活節家庭聚會、劃水比賽、端午節、重陽節懷舊之夜、客家傳統食品、感恩節、圣誕節、新會員雞尾酒會等。
據介紹,鴻藝會與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俱樂部有聯誼關系,會員有60%是白種人,成立不到兩年就被有關機構評為中國私人會所第一名。美國舊金山市市長2003年10月14日晚應邀訪問了鴻藝會,足壇傳奇人物馬拉多納2003年11月24日晚也來到鴻藝會鋼琴吧。一對來自馬來西亞的夫婦2002年2月喜結連理,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2002年7月來到上海,開始了尋找理想家園的行程,經過3個月的不斷尋找,他們終于發現了鴻藝豪苑和鴻藝會。這對夫婦的評價:上海鴻藝豪苑和鴻藝會有著很好的管理。它位于上海的領館區和市中心,從此處前往城市的任何一個地方都非常便利,鴻藝豪苑有良好的外觀及內部設計,鴻藝會擁有完備的康體娛樂設施和餐飲服務,我們終于找到了我們理想中的第二個家。”
5、體育會所經營模式之五:社區文化與健身運動結合
案例:江門麗苑小區、中新小區。
某一天,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在江門北街社區麗苑小區如火如荼地進行著,200余名業主報名參加了該小區首屆運動會六個大項的比賽,激烈的場面讓不少慕名前來觀看的市民也想上場一試身手。
中區籃球場兩個半場上,成人組的精彩對決引來陣陣喝彩聲;另一邊,16歲以下組雖然年齡個頭參差不齊,但傳球投籃組織進攻卻是有板有眼,“身體接觸”頻頻,讓在場的家長捏汗的同時又爆笑連連,這些平日里已經熟悉的小選手在場上盡情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快樂;同一時間,羽毛球、乒乓球、桌球、游泳、跳繩等五個項目的比賽在新建成的南區會所里展開角逐,平日里較少見面的鄰里在競技場上一決高下,其樂融融。
“體育活動就是需要氣氛,有氣氛才有活力;有了會所,以后朋友、親戚來了可以搞些體育活動聯誼一下,十分便利。”賽后,一位獲獎業主胸掛獎牌,手拿證書、紀念品,笑呵呵地說。
“我們的會所是'白鞋會所',收費低,實用,目的就是要滿足業主的運動需求”。與某些大城市高級樓盤竭盡豪華而又閑置虧損的“黑鞋會所”相比,麗苑南區會所自7月初正式開放后,每天來鍛煉的人絡繹不絕,除了入住麗苑社區的居民,不少鄰近小區居民也到這里來健身。羽毛球、籃球、乒乓球、臺球、健身室等活動場地,包括在建的沙灘排球場,基本滿足周圍居民鍛煉健身之需。
下一篇:學校場地開放走市場化之路